藏密修海's Archiver

金刚娴 发表于 2006-10-7 07:46

释尊的禅修过程

[font=楷体_GB2312][size=5]释尊的禅修过程


释尊的禅修过程
林崇安 教授  
目次
一、前言
二、寻找涅盘(苦的灭除)
    方式(一):追逐世间欲乐 1.追逐感官的今生享受 2.以苦行追求来生的享受
    方式(二):深入禅定,追求平静
    方式(三):极端苦行
    方式(四):中道之行
三、证悟的过程
   (一)日落前降魔
   (二)证得宿命通
   (三)证得天眼通
   (四)证得宿命通证得漏尽通
四、开示禅修的次第
   (一)培养正念正知,守护六根,得到四禅,生起三明及智慧,得俱解脱。
   (二)培养正念正知,守护六根,得到未至定之正定,生起智慧,得慧解脱。
五、结语  

一、前言
    在今日繁忙的时代,为了安详地面对起伏的人生,就要使生活与禅修结合在一起。佛法中的禅修方法,是从释尊的亲身体验所传出,因此有关释尊的禅修经验值得仔细研究。

    本文将分析释尊的禅修过程,以及他对弟子们有关禅修的教导。关于释尊的一生,散见于南北传的经藏与律藏中,释尊约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是当时北印度迦毗罗城净饭王的儿子,名为悉达多。十九岁娶妻耶输陀罗。二十九岁生子罗怙罗,同年出家,寻找灭苦之道。三十五岁成佛(约公元前五三一年),八十岁时入灭。上述依据《众圣点记》的记年,以下主要依据北传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1] 以及南传《中部》的《萨遮迦大经》 [2] 中的记载,并兼及相关的一些经典,来探讨释尊的禅修过程。  

二、寻找涅盘(苦的灭除)
    释尊寻找灭苦之道,先尝试当时印度的各种方法,最后自己才发现正确的中道之路,今分述如下。
     
方式(一):追逐世间欲乐
     1.追逐感官的今生享受
       释尊在家时,以太子的身份享受宫内种种五欲之乐,但是老病死之苦仍然逃避不了,因此决定出家寻道。

     2.以苦行追求来生的享受
       依据《破僧事》的记载,悉达多菩萨一出家后,就接触到追求「来世乐」的苦行者:

「菩萨即往耆阇崛山傍仙人林下。既到彼已,随彼仙众行住坐卧。见彼苦行,常翘一足至一更休,菩萨亦翘一足至二更方休。见彼苦行,五热炙身至一更休,菩萨亦五热炙身至二更方休。如是苦行皆倍于彼。仙人见已共相议曰:此是大持行沙门。犹此缘故,名大沙门。

尔时菩萨问诸仙曰:诸大仙等,如是苦行欲有何愿?一仙报曰:我等愿得帝释天王。更一仙曰:我等愿得大梵天王。一仙又曰:我等愿得欲界魔王。 菩萨尔时闻是语已,便自思念:此等仙人,天上人间轮回不绝。此是邪道,非清净道。菩萨既见仙人行垢秽道,即便弃之。」

       释尊知道追逐人天欲乐,犹如火上加油,不能灭苦,因为疲于奔命,只是不断轮回受苦而已。  

方式(二):深入禅定,追求平静
    释尊接着寻师,深入禅定,《破僧事》上说:
  
「诣歌罗罗仙所。既至彼已,合掌恭敬相对而坐,问彼仙曰:汝师是谁?我欲共学梵行。 彼仙报曰:仁者乔答摩,我无尊者,汝欲学者,随意无碍。
菩萨问曰:大仙得何法果? 仙人报曰:仁者乔答摩,我得无想定。
菩萨闻此私作是念:罗罗信心,我亦信心。罗罗精进、有念、有善、有智, 我亦有之。罗罗仙人见得如许多法乃至无想定,如是之法我岂不得? 尔时菩萨默然而去,念彼诸法,未得欲得,未证欲证,未见欲见。菩萨尔时独处闲林,专念此道,勤加精进。作是事已,不久之间,便得证见此法。…

菩萨尔时作如是念:今此道法者,非智慧、非证见,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是垢秽道故。菩萨知已告罗罗曰:仁者好住,我今辞去。 菩萨尔时游行山林,见水獭端正仙子。旧云郁头蓝者此误也。即往亲近恭敬问讯,告彼仙曰:汝师是谁?我共修学。 彼仙报曰:我无尊者,汝欲修学,随意无碍。 菩萨问曰:汝得何道? 彼仙报曰:仁者乔答摩,我得乃至非非想定。

菩萨闻此私作是念:此水獭仙有信心,我亦有之。有精进、有念、有善、有智,我亦有之。彼得如是法,乃至非非想定,我岂不得? 默然而去,念彼诸法,未得欲得,未见欲见,未证欲证。即往闲林,专修此道,勤加精进,不久之间,乃至证非想非非想定。… 菩萨尔时作如是念:如此之道,非智慧、非正见,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垢秽道。白彼仙曰:汝今好住,我辞而去。」

    此中释尊所修的禅定,依据南传《中部》的《圣求经》 [3](注三)、《萨遮迦大经》以及藏文《破僧事》的记载,从罗罗仙学到「无所有处定」,而不是无想定。 由于无所有处定以及非想非非想定,只能够压住欲贪,仍贪着禅定之乐,心未放松,不能灭苦,因此,释尊还要继续寻找灭苦之道。  

方式(三):极端苦行
    释尊接着去修极端的苦行,第一种是猛烈的控制呼吸法,《破僧事》中说:
  
「菩萨作是念已,
便于树下端身而坐,以舌拄腭两齿相合,
善调气息摄住其心,令心摧伏压捺考责,
于诸毛孔皆悉流汗,犹如猛士搦一弱人,
拉折压捺复恼彼情,其人当即遍体流汗。

菩萨伏其身心亦复如是。因此转加精进,曾不暂舍,得轻安身获无障碍,调直其心无有疑惑。菩萨如是作极苦、苦不乐苦,虽受众苦,其心犹自不能安于正定。

尔时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不如闭塞诸根,不令放逸,使不喘动,寂然而住。于是先摄其气不令出入,由气不出故,气上冲顶,菩萨因遂顶痛,犹如力士以诸铁嘴斲弱人顶。菩萨尔时,转加精进不起退心。由是得轻安身,随顺所修其心专定,无有疑惑。如是种种自强考责忍受极苦苦及不乐苦,于其心中曾不暂舍,而犹不得入于正定,何以故?由从多生所熏习故。… 菩萨复作是念:我今应当倍加精进入胀满定。既入定已闭塞口鼻,其气胀满周遍身体,其身盛热,犹二力士执羸弱人内于猛火。菩萨如是受种种苦受,乃至不得入于正定。」

    透过控制呼吸的方法,虽然能够得到轻安,内心专定,但是不能获得正定,接着,释尊采用第二种极端的苦行,也就是断诸食饮的方法,《破僧事》中说:

「菩萨复作是念:我今不如断诸食饮。尔时诸天,观见菩萨断诸食饮,诣菩萨所告曰:大士,汝今嫌人间食,我等愿以甘露入菩萨毛孔,汝应受取。菩萨便作是念:一切诸人已知我断人间食,今受甘露,便成妄语。若于邪见一切众生,妄语邪见故,身亡灭后,堕落恶趣于地狱中生。我今应当不受此事,然我今应少通人食,或小豆大豆及牵牛子,煮取其汁日常少吃。作是念已不受天语。 遂取小豆大豆及牵牛子煮汁少吃。于是菩萨,身体肢节皆悉萎瘦无肉,如八十岁女人,肢节枯憔,菩萨羸瘦亦复如是。 尔时菩萨,由少食故,头顶疼枯又复酸肿,如未熟蓏子擿去其蔓,见日萎憔。菩萨头顶亦复如是。菩萨于是,转加精进得轻安身,随所念修,受种种苦受,乃至心不能获入于正定。…

菩萨复作是念:今我所行非正智、非正见,不能至无上菩提。...
自作是念:我今应当日食一麻。虽食一麻,常为饥火之所烧逼,其身肢节转更羸瘦,为饥火不息。复日食一粳米,饥火不息。复日食一拘罗,犹还羸瘦。日食一荜豆,犹还枯憔。复日食一甘豆,犹尚枯瘦。日食一大豆,犹复困憔。 ...

菩萨尔时所食一麻一米,乃自念言:今为此法,非正智、非正见,不能得于无上之道,我当别修苦行食诸秽食。复作是念:食何秽食?应取新生犊子未吃草者之所粪尿。作是念已,便取而食。虽食此物,仍令食力消尽,然后复食。... 尔时菩萨复作是念:诸有欲舍苦故,勤修诸行,我所受苦无人超过,此非正道非正智、非正见,非能至于无上等觉。」
  
    以减食的方式,虽然也可以得到轻安的感觉,但是过度的折磨身体,心未放松,也不能得到正定,不能灭苦。 经过极端的苦行,释尊心中自生三个未曾听过的譬喻,《破僧事》中说:  

「菩萨于是时中,不曾听闻,心中自生三种譬喻辩才。所言三者:  
一者湿木有润,从水而出,火钻亦湿。有人远来求火,以湿火钻,钻彼湿木,欲使生火。火无出法。若有沙门婆罗门,身虽离欲,心犹爱染,耽欲耽爱、着欲处欲、悦欲伴欲,有如是等常在心中。彼诸人等,纵苦其身,受诸极苦,忍诸酸毒,受如此受,非正智、非正见,不能得于无上正道。

二者湿木有润,在于水边。有人远来求火,以干火钻,钻其润木,虽欲得火,火无然法。如是沙门婆罗门,身虽离欲,心犹爱染,于诸欲中,耽欲爱欲、着欲处欲、悦欲伴欲,有如是过,常在身心,纵苦其身,受于极苦,忍诸酸毒,受如此受,非正智、非正见,不能至于无上正道。

三者朽烂之木,无有津润,在于湿岸。有人求火,虽以火钻钻之,火无然法。如是沙门婆罗门,身虽离欲,心犹爱染,受于苦受,非正智、非正见,不能得于无上正道。」  

此处,释尊心中所生起的三个譬喻是:
(1)湿木湿钻,
(2)湿木干钻,
(3)朽木钻子,都不能生火,这是由于身虽离欲,心犹爱染,再多的苦行也生不起智慧之火,想通了这一点,释尊便放弃苦行,改走中道之行。

在《萨遮迦大经》中,这三个譬喻是:
(1)水中湿木,
(2)地上湿木,
(3)地上干木,分别以好钻钻之,只有第三个状况才能生火,这表示身要离欲(处在地上),心也要离欲(干木),如此,不需极端的苦行就可以生起智慧之火。

    为了生火,首先要将湿木离水(减少感官刺激),而后使湿木变干(减少内心的贪欲),再用钻子钻木(培养出正定),就能生起智慧之火。至于极端的苦行,犹如将身体变成朽木,永远生不起智慧之火,这是释尊所悟出的道理。 依据《萨遮迦大经》中的记载,释尊悟出三喻后,就放弃苦行了,而《破僧事》在三喻后仍有一段减食的苦行,显然这是错简,应当移前。      

方式(四):中道之行
    最后,释尊找到了走向无上正等菩提的方向,放弃苦行,《破僧事》中说:

「菩萨复作是念:何为正道正智正见,得至无上正等菩提?又作是念:我自忆知,住父释迦净饭宫内,捡校田里,赡部树下而坐,舍诸不善,离欲恶法,寻伺之中,生诸寂静,得安乐喜,便获初禅。此应是道预流之行,是正智正见正等觉。我今不能善修成就,何以故?为我羸弱然。我应为随意喘息,广吃诸食,饭豆酥等,以油摩体,温汤澡浴。是时菩萨作是念已,便开诸根,随情喘息,饮食诸味,而不禁制,涂拭沐浴,纵意而为。」        

    释尊已经体会到不落入欲乐与苦行二种极端,身心放松并处在中道,培养觉性,以智慧看清内心痛苦的来源,才能灭除痛苦。想要得到正定,身体的状况必须良好,因此,释尊恢复正常的饮食,证得初禅后便可压伏欲贪,进而拔除色贪、无色贪就可以脱离轮回之苦,由此可知,使身体处在良好的状况,并得到具有喜乐之正定,是觉悟之道所必需的。

    在《中部》的《苦蕴小经》 [4] 中,释尊也指出:要达到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才能从欲贪之涡中脱出。 此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压伏「欲贪」,必须达到某程度的「定」,最低限度的正定是「未至定」, 依此可以生起智慧。当然也可以利用更深的四种禅那的正定,但是这种深定,有时会使禅修者沈迷于其宁静,反而不能生起智慧。但是释尊具足福智资粮,能自在入出四禅,因此,利用四禅获得三明及六通,过程见下。 但要拥有正定,必须先培养正念正知。

    释尊在恢复体力后,往诣菩提树时,便是具足正念正知,《佛本行集经》卷26说:

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六
向菩提树品中

[b]尔时菩萨于河澡浴。食乳糜休身体光仪。平复如本。威力自在。安祥面向菩提树。
时作是行步。犹如往昔诸菩萨行。
所谓渐渐调柔。行步意喜。来者随施。
行步安住。犹如须弥山王。

巍巍而行。无恐畏行。
不浊乱行。心知足行。
不急疾行。不迟缓行。
不蹶失行。两足周正。

不相揩行。不相逼行。
不星速行。不摇身行。
安隐而行。清净而行。
精妙而行。无患害行。

师子王行。大龙王行。
大牛王行。如雁王行。
如象王行。不恇怯行。
无疑滞行。无怪误行。

广宽博行。那罗延行。
不触地行。千辐相轮。

下地而行。以脚足指网缦所罗。甲如赤铜色泽而行。
行步振遍大地而行。行步犹如大山谷响。出声而行。
行步之时。有坑坎处皆悉平正。自然而行。
地上所有土沙砾石。皆除而行。
以足网缦放光明。触罪类众生。

安住不动。善行而行。
行步清净。生妙莲花。
蹋彼莲花台上而行。
以往昔行净善行故。而得此行。

往昔诸佛。坐于师子高座之上。承行而行。
心意牢固。如金刚行。
闭塞一切诸趣稠林。堂堂而行。
能为切诸趣众生。生安乐行。

摧折一切魔幢而行。
破坏一切魔力而行。
堆压一切魔气而行。
打碎一切魔威而行。
减削一切魔业而行。

消散一切魔众而行。
堕落一切魔势而行。
捐舍一切魔行而行。
杀害一切魔军而行。

割断一切魔网而行。
伏诸非法一切邪众。
如法摄受外道而行。
照朗烦恼翳暗而行。
散助烦恼朋友而行。

威力覆蔽释天梵天大自在天护世诸天无畏而行。
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唯自一人。独尊而行。
不从他学。而自证道。分明而行。
欲证一切种智而行。

正念正意。知足正行。行行而行。
欲灭生老病死而行。
欲趣向彼常乐我净微妙最胜无畏之处。欲入涅槃城门而行。
有如是行。菩萨而行。
面正向彼菩提之树。直视而行[/b][5]

    在这段经之中,可以明显看出,释尊在体会中道之行后,不急不缓的走向菩提树,走时轻松地知道脚在移动,内心保持安详而不散乱,具足正念正知。在持续的正念正知下 ,便能守戒并得到正定,依此正定便能体证真理而成佛,释尊便是依此次第来禅修。

三、证悟的过程
(一)日落前降魔
      依据南传经典的看法,释尊是在日落前降魔(象征着压伏自己内心的贪爱与瞋恚),《破僧事》中也说:

「即诣菩提树下,欲敷草坐,草自右旋。菩萨见此相 已,复自念云:我于今日证觉无疑。即升金刚座,结跏趺坐,犹如龙王,端严殊胜,其心专定,口作是言:我今于此不得尽诸漏者,不起此座。

魔王常法,有二种幢。一为喜幢,二为忧幢。其忧幢忽动。魔王便作是念:今者忧幢忽动,决有损害之事,便谛观察,乃见菩萨坐金刚座上。复作是念:此净饭子坐金刚座,乃至未侵我境已来,我先为其作诸障碍。作是念已,奋眉怒目着舍那衣,化为小使者形,诣菩萨前仓卒忙遽,告菩萨曰:汝今云何安坐于此,劫比城中,已被提婆达多之所控握。宫人婇女皆被污辱。诸释种等已为杀戮。

是时菩萨,有三种罪不善寻思生。一者爱欲寻,二者杀害寻,三者毁损寻。于耶输陀罗乔比迦弥迦遮所,生爱欲寻。于提婆达多所,生杀害寻。于随从提婆达多诸释种等,生毁损寻。生此寻已,便觉察曰:我今何故?生此三种罪不善寻。又便观察,知是魔王来此恼我,令我散乱。尔时菩萨即生三种善寻。一者出离寻,二者不杀害寻,三者不毁损寻。…

时彼魔王先有三女,姿容妖艳,皆悉殊绝,一名为贪,二名为欲,三名为爱着,种种天衣,庄严其身,令往菩萨所。至菩萨前,作诸谄曲,拟生惑乱。菩萨见已,化此三女皆成老母。即便还去。 魔王见此,更增懊恼,以手支颊,谛思是事,我复云何?令此净饭之子生于障碍。即遣三十六拘胝魔兵,象头马头、驼头驴头、鹿头牛头、猪头狗头、獯狐头、鼠狼头、猕猴头、野狐头、师子头、虎头等,如是奇怪种种头兵,或执锵戟,或执弓-箭,或执钺斧或执轮刀,或执罥索,或执斤斲,如是种种器仗来向菩萨。魔王自执弓-箭欲射菩萨。

菩萨见已作是思念:凡所斗诤皆求伴侣,我今与此欲界王诤,岂不觅伴。复更思念:我今觅除障碍方便。时魔兵众,即发诸刃同击菩萨。菩萨尔时入大慈三摩地。时魔兵刃,皆变成青黄赤白杂色莲花,落菩萨左右前后。彼时魔王,复腾空中雨诸尘土。而此尘土,变成沈檀抹香及作诸花,堕菩萨上。魔王复于空中,放诸毒蜂雨金刚石。净居诸天,化为叶屋以盖菩萨。毒蜂石雨皆不得损。」  

释尊在日落前,发觉自己生起爱欲寻、杀害寻、毁损寻,立刻生起相反的三种善寻:出离寻、不杀害寻、不毁损寻。在《中部》的《双想经》 [6] 中,释尊在未成正觉之前,便是以善寻代替不善寻,其后才能进入四禅。在进入初禅之前所出现的魔王和魔女,不外代表内心的贪瞋习性,在禅修的未至定阶段,常会以「禅相」的形式出现。  

(二)证得宿命通
      依据《破僧事》的记载,释尊初夜进入四禅,证得宿命通 (又称宿住明),看清生命的延续不断:

「菩萨尔时住优楼频螺聚落,于尼连禅河菩提树下坐,于妙觉分法中,常不断绝修习加行而住。于初夜分中,神境智见证通成就。所谓一中变为无量,无量中变为一,或隐或见墙壁及山,得无罣碍如虚空中,出没大地如游于水,地相如故,或趺坐虚空如居大地,或游腾虚空如鸟飞翥,日月有大威德,或复举手而扪摩之,乃至来往梵天,身皆自在。…

菩萨念云:魔王三万六千拘胝眷属中,彼谁于我起于恶心?我何得知?菩萨复念:我如何证他心智?即于夜中便得证悟。如于有情所发寻伺,心及心心所,欲不欲心,瞋不瞋心,痴不痴心,广不广心,息心摄心,骄慢不骄慢心,寂静不寂静心,定心不定心,散心不散心,如实了知。 既知是已,复更念云:此魔军中从昔已来,谁是父亲谁是母亲,谁是怨害谁为亲友,如何得知?复更念云:我今应修宿命智方得了悟。于夜分中精勤存念,修宿命智便得晓了,从昔已来种种诸事,所谓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生、百生千生,乃至无量百千万生,一劫生二劫生,成劫生坏劫生,乃至无数劫生,应念了知。彼人姓某名某,及已所生之处族姓种类,及有食噉苦乐等事,皆悉了悟。如是长命如是久住,寿命长短彼灭此生,所有相貌方处种种,无量杂类靡不尽知。」  

此处释尊以宿命通(宿住明)晓了魔军多生的生死,但是依据《萨遮迦大经》的看法,则是释尊以宿命通晓了自己多生的生死。

(三)证得天眼通
      依据《破僧事》的记载,释尊中夜得天眼通(又称死生明),看清善恶因果的业力原理:
  
「菩萨作念:念此魔军,谁堕恶趣,谁堕善趣,如何得知?复作是念:应以生灭智通方知是事。菩萨于中夜分修生灭智通,便得天眼清净,超越人间,以此天眼见诸众生,死者生者,端正者丑陋者,富贵者下劣者,往善道者,往恶道者,作善业者,作恶业者,决定明了。复知一一众生身口意业作诸恶事,诽谤圣者,或深着耶见,或作耶见业,由斯业故,从此没后堕恶趣中,或见众生,于身口意作诸善业,恭敬贤圣行正见,由此业故,从此没后生善趣中,皆悉明了。」

      此处释尊以天眼通(死生明)晓了魔军多生的善恶因果,但是依据《萨遮迦大经》的看法,则是释尊晓了自己多生的善恶因果。

(四)证得宿命通证得漏尽通  
      依据《破僧事》的记载,释尊后夜证得漏尽通(又称漏尽明),观察十二缘起,遍知四圣谛,看清身心的实相,因而完全灭苦而成佛:

「菩萨复作是念:一切有情,由彼欲漏、有漏、无明漏,轮转苦海如何得免?复更念云:唯证无漏智通能断此事。菩萨尔时为是义故,菩提树下于夜分中,常以相应修习成熟,专心于觉分法中而住,发心为证无漏智通。即于苦谛如实了知,集灭道谛亦复如是,证斯道已。于欲漏、有漏、无明漏,心得解脱。既得解脱,证诸漏尽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已作不受后有,即证菩提。」  

      此处释尊以漏尽通(漏尽明)遍知四圣谛,灭除了欲漏、有漏、无明漏而成佛。《萨遮迦大经》、《马邑大经》与《双想经》 [7] 的看法与此相同。在《杂阿含经》第287经 [8] 中,释尊说:  

「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径,古仙人迹;古仙人去处,我得随去,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从彼道,见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  

    释尊在此观察顺逆的十二缘起,由此而成佛,此十二缘起与四圣谛的内涵相同。

    在上述的释尊禅修过程中,有几点值得注意:

1. 释尊的禅修目标,始终锁定在无上正等正觉,毫不动摇,其它皆非所愿。
2. 释尊向罗罗仙人和水濑仙人学习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的禅修过程中,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和不靠外力加持的自立风格。
3. 释尊为了寻找正定,尝试不同的方式,以苦行来控制呼吸和断诸饮食都不能得到正定后,他体认到,要得到正定,必须身体状况良好。释尊终于在身心舒适下,证入四禅而得到正定。
4. 释尊得到正定后,三明及智慧便显发出来而成佛。由此可知,禅修的一大关键在于先要获得正定。
5. 释尊以身作则,指出正确的禅修是中道之行,而不是苦行。不修苦行,并不表示不须精进。为了克服五盖,必须非常的精进。

四、开示禅修的次第
    经由释尊本身的禅修体验,他知道达到灭苦的有效过程以及禅修的次第,因此,在经典上,他开示出两种典型的禅修次第,分别证得俱解脱阿罗汉和慧解脱阿罗汉:

(一)培养正念正知,守护六根,得到四禅,生起三明及智慧,得俱解脱。
      释尊在《长阿含经》的《阿摩昼经》 [9] 中告诉阿摩昼说:
  
「比丘如是成就圣戒,得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进觉悟。又于昼日,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彼于初夜,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乃至中夜偃右胁而卧。念当时起,系想在明,心无错乱。至于后夜,便起思惟,若行若坐,常念一心,除众阴盖。

…云何比丘念无错乱?如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比丘念无错乱。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顾视、屈申俯仰、执持衣钵、受取饮食、左右便利、睡眠觉悟、坐立语默,于一切时,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是为一心。…比丘有五盖自覆,常怀忧畏,…

彼即精勤舍欲恶不善法,与觉观俱,离生喜乐得入初禅…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彼舍喜住,护念不错乱,身受快乐,如圣所说,起护念乐入第三禅…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彼得定心清净无秽,柔濡调伏,住无动地,自于身中起变化心,化作异身,…从己四大色身中,起心化作化身,

…一心修习神通智证,能种种变化:变化一身为无数身。…一心修习证天耳智。…一心修习证他心智。彼知他于有欲无欲、有垢无垢、…一心修习宿命智证,便能忆识宿命无数若干种事,

…一心修习见生死智证。彼天眼净,见诸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一心修习无漏智证。彼如实知苦圣谛,如实知有漏集,如实知有漏尽,如实知趣漏尽道。」
  
    以上释尊开示出达到「俱解脱」的禅修次第:要先成就圣戒,守护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勤觉悟,常念一心,无有错乱。

    依据南传的《沙门果经》 [10] 和《阿摩昼经》,禅修的次第是

(1)戒具足,
(2)守护诸根,
(3)正念正智,
(4)满足衣食。

    上文中的「常念一心,无有错乱」是指正念正知。在正念正知下,进而灭除五盖,依次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接着得到六通(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及三明(宿住明、死生明、漏尽明),灭除无明,得到解脱。

    同样的经文也出现在《长阿含经》或《长部》的《种德经》、《究罗檀头经》、《坚固经》、《三明经》、《沙门果经》、《布咤婆楼经》、《露遮经》 [11] 等等。在南传《中部》的《怖骇经》、《双想经》、《象迹喻小经》、《萨遮迦大经》、《爱尽大经》、《马邑大经》 [12] 等等经文,也同样指出,在正念正知下,才有定、慧的达成。这种禅修的次第与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过程相同。此处所修的正定,以四禅为主,是其特点。  

(二)培养正念正知,守护六根,得到未至定之正定,生起智慧,得慧解脱。
      释尊在《中阿含经》的《念经》 [13] 中告诉比丘们说:

「若比丘多忘无正智,便害正念正智。若无正念正智,便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无解脱便害涅盘。 若比丘不多忘有正智,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盘。」  

    以上释尊开示出达到「慧解脱」的禅修次第:禅修者先要好好地培养正念正智(正知),由此守护诸根、护持戒律,得到不悔、欢悦、喜、止、乐,进而获得正定,进而生起智慧,看清身心如实的样子因而能对身心世界生起厌离,灭除贪欲,最后得到完全的解脱自在。同时,也可明显地看出,如果缺少了正念正智,那么,守护诸根、护持戒律、正定等等都不能达成,更不能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也就根本得不到解脱以及涅盘。

    因此,在禅修的过程中,必须在行住坐卧中先好好地培养正念正智,这是释尊所强调的。相同的经文也出现在《中阿含经》的《惭愧经》、《本际经》、《食经》、《尽智经》 [14] 等等。这些经文同样指出,在正念正知下,才有定、慧的达成。此中所修的正定,只要达到初禅之前的未至定即可。

    至于经中所说的「欢悦、喜、止、乐」,是达到未至定前的身心喜乐现象。这种修行的方式,佛使比丘称之为「自然式的内观法」 [15]。 以上俱解脱和慧解脱的禅修过程,同样是具足戒、定、慧三学,也就是说,释尊所教导的禅修过程是包含完整的戒、定、慧,缺一不可,释尊依此而灭苦,未来的人也必须依此才能灭苦。  

五、结语
    人人皆可灭除心中的无明,皆可得到内心的自在与解脱,而成为觉悟者。只要顺着大自然的真理,将「苦的原因」找到并灭除掉,那么「苦」就灭除了。要想看清「苦的原因」,就非时时培养正念正知不可。今日要想灭苦,就要遵循释尊所指示的禅修方式:要将正念正知落实在生活中,将生活及禅修结合在一起,好好地活在当下,才能安详地面对起伏的人生。由释尊的亲身体验及其禅修的开示,指引出禅修的正确方向,我们应当好好地遵行,并时时检查自己的禅修是否合乎释尊的教导,走在灭苦的道上。[/size][/font]

杨求悟 发表于 2007-10-11 22:29

人人皆可灭除心中的无明,皆可得到内心的自在与解脱,而成为觉悟者。只要顺着大自然的真理,将「苦的原因」找到并灭除掉,那么「苦」就灭除了。要想看清「苦的原因」,就非时时培养正念正知不可。今日要想灭苦,就要遵循释尊所指示的禅修方式:要将正念正知落实在生活中,将生活及禅修结合在一起,好好地活在当下,才能安详地面对起伏的人生。由释尊的亲身体验及其禅修的开示,指引出禅修的正确方向,我们应当好好地遵行,并时时检查自己的禅修是否合乎释尊的教导,走在灭苦的道上。

觉知 发表于 2008-6-27 14:47

無緣大悲寶藏觀世音
雪域境繞莊嚴淨土現
無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普濟群萌廣被勝樂者
摧滅諸魔軍眾秘密主
等同觀音丹增嘉措是
雪國聖賢頂嚴宗喀巴
未滅輪迴惡趣祈長駐
善慧名稱足前誠祈請

初修行者 发表于 2008-10-26 09:52

顶礼根本上师南无释迦牟尼佛!!!
顶礼根本上师南无释迦牟尼佛!!!

大地修行者 发表于 2008-10-30 15:30

不坚守誓言戒律 不会生实证动力
不严肃认真守戒 是因为不懂法理

不修习佛身密定 破不了世俗恶习
不观修生成次第 无正确见解所致

不熟修精与气脉 得不到圆满成就
不认真修精气脉 皆因见虚假神通

幻觉虽见种种有 自性真实无一物
不观法性真境界 根性迟钝所造成

贝嘛埵吉 发表于 2010-6-25 08:37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  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  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为利众生愿成佛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