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修海's Archiver

佛海 发表于 2013-1-15 02:04

如何修行安般念

[font=楷体_GB2312][size=5][b]如何修行安般念
    佛陀于《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于经中说:
   「诸比丘 [25] ,于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结跏趺坐 [26] ,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 [27] 。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开始修行时,先以舒适的姿势坐着,然后尝试觉知经由鼻孔而进出身体的气息(呼吸时的鼻息)。你应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处周围的某一点感觉到气息的进出。不要跟随气息进入体内或出到体外,因为如此你将无法成就禅定。只应在气息扫过及接触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处周围最明显的一点 [28] 觉知气息,你将能培育及成就禅定。

    不要注意气息的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禅相 [29] (nimitta)的颜色。自相是气息中四界的个别自然特征,即:硬、粗、流动、支持、推动等。共相是气息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的本质。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无常」,或「入、出、苦」或「入、出、无我」。只需觉知入出息的本身 [30] 。

    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对象(所缘 [31] ),也就是你必须专注以培育定力的对象。如果你过去世曾经修行此禅法,累积相当的波罗蜜,当你以此方式注意入出息本身(整体概念;不注意推动、热等个别特征)时,你将能轻易地专注入出息。

    如果不能的话,《清净道论》建议用数息的方法,这能协助你培育定力。你应在每一吸呼接近末端时数:「入、出、一;入、出、二;……入、出、八」 [32] 。

    至少应数到五,但不应超过十。我们建议数到八,因为它提醒你正在培育八圣道分。因此,你应依照自己的意愿,在五至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下定决心在这段时间内不让心飘荡到其它地方,只应平静地觉知气息。如此数息时,你将能使心专注,平静单纯地只觉知气息。

    能如此专注至少半小时之后,你应继续进行到第二个阶段:
    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
    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
    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
      
    在这阶段,你必须对入出息的长短培育觉知。这里的长短并非指尺寸上的长短,而是指时间的长度。觉知每一入出息时间的长短,你会发觉有时入出息的时间长,有时入出息的时间短。在这阶段,你所应做的只是单纯地如此觉知气息而已。如果要默念,不应默念:「入、出、长;入、出、短」,只应默念:「入、出」,同时附带觉知气息是长或短。你应当专注于气息,附带觉知气息经过接触点的时间长短。有时在一次静坐当中,气息从头到尾都是长的,有时从头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应故意使气息变长或变短。在此,注意气息的长短只是帮助心专注于气息而已,专注力的重点仍然是气息。所以你不应太在意气息到底是多长或多短。如果你那么做,你的择法觉支会过强,心反而不能定下来。

    禅相可能会在这阶段出现。然而,若能如此平静地专注约一小时,但禅相仍然未出现,那么你应继续进行到第三个阶段:
    「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觉知之息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这里,佛陀指示你持续地觉知经过同一点上从开始到结束的气息(全息;息之全身;息之初、中、后)。如此修行时,禅相可能会出现。若如是,你不应立刻转移注意力至禅相,而应继续觉知气息。

    如果能平静地在同一点上觉知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持续约一小时,却仍然没有禅相出现,那么你应进行到第四个阶段: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
    「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要做到这一点,你应下定决心要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在同一点上专注于每一次呼吸时从头到尾的气息。你不应刻意使用其它任何方法使气息变得平静,因为那样做会使定力退失。《清净道论》提到四种能使气息平静的因素,即:思惟(abhoga)、专念(samannahara)、注意(manasikara)和观察(vimamsa)。因此,在这阶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决心使气息平静下来,然后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将发现气息变得更平静,更微细。此时,不论气息是长还是短,你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微细的气息。这就是说「长短息、全息及微息」三个阶段可以同时发生,可以同时修行。当你如此持续修行时,禅相就可能会出现。

    在禅相即将出现之时,许多禅修者会遇到一些困难。大多数禅修者发现气息变得非常微细且不明显;他们可能会以为呼吸已经停止了。如果这种现象发生,你应保持觉知的心,在之前你还能注意到气息的那一点等待气息重现。
只有七种人不呼吸,即:死人、子宫内的胎儿、溺水者、昏-迷闷绝者、入第四禅定者、入灭尽定者(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乃是心、心所与心生色法暂时停止的境界)、梵天神 [33] 。你应省思自己并非其中任何一者,只是正念不够强,不足以觉知呼吸的气息而已。

    当气息微细时,你不应故意改变呼吸以便使气息变得明显;如果这么做,则因为过度精进所产生的扰动不安,你将无法培育定力。你应照着气息实际的样子去觉知它。如果气息不明显,则只需保持平静,提起正念,在之前还能觉知气息的地方等待。当你如此运用念和慧之时,气息将会再度显现。

    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有些人,禅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开的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明亮的珍珠。对于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烟团、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

    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其它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

    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所修的业处相同,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

    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那样做,你的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如果那么做,禅相将会消失。

    然而,如果发现禅相已经稳定,而且心自动地紧系于禅相,那时就让心专注于它。如果强迫心离开它,你可能会失去定力。

    若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

    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这时就可以忘记气息,而只专注于禅相。如此将注意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你将会更进步。保持注意力专注于禅相时,禅相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应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如果能专注于取相持续一或二小时,你会发现它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你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

    在这阶段,你将达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进入禅那 [34] 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是禅那。

    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 [35] 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 [36] (bhavavga)还能够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够继续提升定力,你必须藉助五根:信(saddha)、精进(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来策励心,并使心专注、固定于似相。你需要精进以便使心一再地觉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了知似相。
      [/b] 

[1] 帕奥禅林Pa-Auk Tawya Forest Monastery-位于缅甸南部毛淡棉市近郊的帕奥村,以村名作为寺院之名。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国际禅修中心,并且还在不断扩建当中。在此修行的禅修者经常维持在二、三百人左右,其中外国人有五十至八十位,华人占一半以上。住持禅师的法名为乌.阿钦纳(U Acinna);缅甸人为了表示尊重,不直接称呼法名,而称他为帕奥禅师(Pa-Auk Sayadaw)。
[2] 巴利pali-记载原本佛教典籍所用的语言。有时也作为佛教圣典的代称。(P-E Dict p.455)
[3] 无贪、无瞋、无痴称为三善根: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
[4] 贪、瞋、痴称为三不善根:不善心生起的主要根本。(Com M Abh Ⅲ.5 p.120)
[5] 观智vipassana-bana-透视究竟法(paramattha-dhamma胜义法;根本真实法)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6] 道智magga-bana-与圣人之道相应的智慧。它能同时完成四项功能(体证四圣谛):一、领悟苦谛(苦的真理);二、去除贪爱(苦的原因);三、证悟涅盘(苦的息灭);四、完全开展八圣道分(圣道的八项构成因素;灭苦的方法)。(Ess Abh p.421)
[7] 止禅samatha-字义为平静。乃是心处于专一、不动、无烦恼、安宁的状态。禅定的修行法门。(Ess Abh p.357)
[8] 观禅vipassana-直观觉照一切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智慧的修行法门。(Ess Abh p.357)
[9] 五取蕴pabc’upadanakkhandha-五蕴乃是五种聚集,即:色蕴(物质)、受蕴(感受)、想蕴(形成内心印象)、行蕴(附属的精神因素;除了受、想之外的五十个心所)、识蕴(心;心识;主要的精神因素)。五取蕴(凡夫的五蕴)乃是会成为执取之对象的五蕴,包括所有色蕴及世间的四种名蕴(受、想、行、识)。而出世间(超出世间凡夫的境界)的四种名蕴不是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执取的领域,不会成为贪爱或邪见的对象。(Com M Abh Ⅶ.35 p.286)
[10] 十二因缘-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中,因果作用的方式。归纳为十二项,又称为十二缘起支。即:过去世的无明(愚痴)、行(行为;业)为因,造成现在世的识(投生心)、名色(投生后的身心)、六处(六种感觉器官)、触(心识与感官接触对象)、受(感受)为果;现在世的爱(贪欲)、取(执着)、业有(业力)为因,造成未来世的生(再度投生)、老死愁悲苦忧恼(投生后所遭遇的苦)为果。
[11] 四念处satipatthana-培育正念与觉观的一套完整修行体系;以正念觉察四种对象:身、受、心、法。(Com M Abh Ⅶ.24 p.279)
[12] 法dhamma-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今举出其中常见的三种:(一)、佛法;佛陀所教导的真理;乃是宇宙间固有、不变、自然的法则。(二)、现象;事物。(三)、被心认知的对象(法尘)。此处指第三种含义。(P-E Dict p.336)
[13] 心所cetasika-伴随着心生起的附属精神因素;它能协助心执行特定的任务。心所不能离开心而单独生起;心也不能离开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两者互相依靠,但是心为主要的精神因素,因为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认知对象。(Com M AbhⅡ.1 p.76)
[14] 十二处-1.眼处、2.耳处、3.鼻处、4.舌处、5.身处、6.意处、7.色处、8.声处、9.香处、10.味处、11.触处、12.法处(心的对象)。1-5是五种物质的感官;7-11是五种物质的对象;意处包含八十九种心;法处包含五十二个心所、十六种微细色与涅盘。(Com M Abh Ⅶ.36 p.287)
[15] 十八界-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色界、7.声界、8.香界、9.味界、10.触界、11.眼识界、12.耳识界、13.鼻识界、14.舌识界、15.身识界、16.意界、17.法界(心的对象)18.意识界。它们称为「界」,因为它们能保持自己固有的本质。将十二处中的意处分成七个界(11-16及18),即成为十八界;其余的处与界都相同。(Com M Abh Ⅶ.36 p.287)
[16] 七觉支satta bojjhavga-觉悟的七项因素:念(明记不失)、择法(观照的智慧)、精进(努力)、喜(愉悦)、轻安(心与心所的平静)、定(专一)、舍(心的平等中性;并非指舍受)。(Com M Abh Ⅶ.29 p.281)
[17] 色念处-正念觉察物质。名念处-正念觉察精神(心与心所)
[18] 四色界禅-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乃是禅定的四个层次。它们能使人投生色界天(远比人界高超,没有粗的色法,只有微妙的色身。),故称色界禅。(Com M AbhⅠ.18 p.54)
[19] 四无色界禅-比四色界禅更深的禅定,能使人投生于完全超越物质,唯有心与心所存在的无色界天。(Com M AbhⅠ.22 p.62)
[20] 近行定upacara-samadhi-接近完全专一(禅定)的定。
[21] 波罗蜜parami-圆满;完善。(P-E Dict p.454)在此指从前所做过的善业,尤其指修行佛法的善业。
[22] 开示-讲解佛法。因为佛法能使人开发智慧,透视真理之故。
[23] 安般念anapanasati-其中anapana(入出息)音译为:安那般那。sati(念):清醒、警觉、明记不忘失。anapanasati音义合译为安那般那念,简称安般念;乃是专注于入出息的修行法门。(P-E Dict p.100, p.672)
[24] 四界分别观-辨识身体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基本元素(四界;四大)所组成的修行法门。(清净道论'第十一品'第二七至一一七段)
[25] 比丘bhikkhu-佛教的男性出家人,遵守二百二十七条比丘戒。(P-E Dict p.504)
[26] 结跏趺坐-屈膝盘腿而坐。
[27] 业处kammatthana-字义为「工作处所」,在此用来指修行法门,即禅修者修行以培育特殊成就的工作处所。(Com M Abh Ⅸ.1 p.329)有时也用来指修行时所专注的对象。(P-E Dict p.193)
[28] 接触点应选在鼻孔的出口处周围或人中,勿选在鼻孔的内部,因为会造成压力,妨碍专注。至于无法找到固定接触点的人,只要能在气息出现的任何地方持续地觉知气息即可;亦可同时觉知进出于两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若能总是在固定不变的接触点觉知气息,则对定力的培育大有帮助。若所选的接触点位于左或右鼻孔出口处,则因每隔一段时间身体会自动更换鼻孔呼吸,于是必须更换到对侧鼻孔出口处。然而,选定一个接触点之后,至少应专注经过那点的气息二十至三十分钟,必要时才更换接触点;若更换接触点的间隔时间太短、次数太频繁,则不易培育稳固的定力。
[29] 禅相nimitta-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可以是影像或概念。
[30] 入出息的本身-此处的入出息还只是概念法(世人以为有真正实质的事物),不是究竟法(分析至不能再分的究竟成份)。
[31] 所缘-被心(能缘)攀缘的对象。所缘与对象是同义词;然而基于一般人少用之故,本书皆以「对象」一词取代「所缘」。
[32] 数息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只举其中一种:保持自然呼吸,入息时默念「入」,出息时默念「出」,出息接近末端时默念数目。
[33] 梵天神brahma-因为稳固的禅定而投生梵天界的众生。梵天界有二十层天:十六层是色界天(色梵天);四层是无色界天(无色梵天)。那里的众生称为梵天神或梵天。(P-E Dict p.493)
[34] 禅那jhana-心完全专一的状态。《清净道论'第三品》解释为:「使心与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不杂乱地安住于单一对象中。」《长部Ⅰ.76 Digha NikayaⅠ.76》描述禅那中的心是:「宁静、清净、透明、已培育、没有邪恶、柔顺、堪能、坚定、沉着不动的。」显示禅那中的心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禅那通常指四色界禅,有时也包括四无色界禅。(P-E Dict p.286)
[35] 禅支jhanavga-禅那的构成因素。禅支是执行禅定过程的心所;可依禅支的不同而分辨不同的禅那。(Com M AbhⅠ.18 p.56)
[36] 有分心bhavavga-生命相续流。字义为:生存(有)的成份(分)。有分心是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了有分心,个体才能一剎那也不间断地相续存在。每当认知对象的心理过程(心路过程)不生起时,每一剎那都是有分心在相续生灭。(Com M Abh Ⅲ.8 p.122)
[37] 三宝-佛陀(圆满觉悟者)、佛法(佛陀教导的真理)、僧团(僧伽;传承佛陀教法的比丘团体)。(P-E Dict p.337)
[38] 四道与四果-证悟有四个阶段: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每一阶段有两种心:道心与果心。这八种出世间心皆以无为的涅盘为对象,但它们的作用不同:道心能彻底灭除烦恼;果心能体验灭除烦恼后的解脱程度。(Com M AbhⅠ.28 p.66)
[39] 相应-心与心所同时生起、同时消灭、依靠相同的依处而生起、缘取相同的对象,此关系称为相应。同一种心中其它互为条件关系的心理现象也称为相应。(Com M Abh Ⅷ.13 p.307)
[40] 编者注:名法包括心与心所。
[41] 世间禅-系属于世间、不能超出世间生死轮回的禅定。
[42] 出世间禅-作为观禅的基础以证悟道果的禅定。(Ess Abh p.52)在此所谓的「定慧平衡」是指:分别平衡了定根与精进根、慧根与信根之后,再使这两组之间达到平衡。
[43] 心色(心所依处)hadayavatthu-存在心脏里的色法,能作为意界与意识界生起时的依靠处。(Com M AbhⅢ.20 p.144)
[44] 意门manodvara-门是比喻,用来指心与对象发生作用时的媒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门是心与心所出外会遇对象,及对象进入心与心所领域的门。前五门是物质的,即敏感的微细色法,存在个别的粗感官里。意门是精神的,亦即有分心。当对象出现在意门时,意门心路过程中的心只透过意门来缘取对象,不直接依靠物质的门。(Com M AbhⅢ.12 p.130)
[45] 心路过程vithi-认知对象的心理过程。当对象出现在六门之一时,为了认知对象而生起一连串参与认知作用的心。心路过程中的心依照心的法则而以适当顺序相续生起。(Ess Abh p.131)
[46] 意门转向心Manodvaravajjana-这种心在前五门心路过程中称为确定心(votthapanacitta),其功能是确定或定义被前五识认知过的对象。在意门心路过程中称为意门转向心,其功能是将心转向对象。(Com M AbhⅠ.10 p.44)
[47] 速行心javana-速行心是一连串同类的心(通常是七个),它们「快速通过」对象,并且完全认知对象。速行心阶段是造成善业或恶业的阶段(P-E Dict p.280)(Com M AbhⅢ.8 p.124)
[48] 舍upekkha-舍常指平等中性、不被偏见或偏爱动摇的高超心境。在此指中性感受(舍受),不偏于喜、忧、苦、乐,也称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 vedana)。(Com M AbhⅠ.4 p.34)
[49] 十遍kasina-十种修行禅定时所专注的对象,即:青、黄、红、白、地、水、火、风、空、光。亦译为十遍处或十一切处,因为它们的似相都必须扩展到遍满宇宙,没有边际。(Com M Abh Ⅸ.6 p.332)[/size][/font]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