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修心法要] 关于《远离四种执着》的开示——萨迦法王 [打印本页]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6-30 21:43     标题: 关于《远离四种执着》的开示——萨迦法王

关于《远离四种执着》的开示——萨迦法王

首先感谢心道法师、男女僧众及诸位佛友,如此诚挚地欢迎萨迦法王及其来自印度的喇嘛僧众。同时感谢心道法师邀请法王来到这个美丽的寺院并热诚地接待。今天是个吉祥的日子,因为在今天萨迦二祖札巴蒋称入大涅盘,所以法王很高兴于此吉祥之日来到这个庄严的大寺,和诸位分享佛法。在正式开示之前,法王会先念一段有关祈请历代祖师的念颂文。

在正式传法之前,各位应该先生起正确的发心,因为不论是前来听法或自己修任何法,它会引导到怎样的结果,都由正确的发心做决定。而正确的发心就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一定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们一定要领受这个法,并且将我们所领受的一切教法付诸实修。这样的发心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样的发心之后,我们的“身”也要有正确的行为,譬如身体一定要端正而坐,而在“语”方面,我们听法时必须静默,在意念上专注的聆听每一个字。这样就可以正式开始传法。

佛具足了无量无边的智慧、慈悲及力量,他以种种的善巧方便,传授了无量无边的法门,这是为了利益种种根基、习气及障碍染污的弟子。无量无边的佛法有许多分类方法,其中较普遍的分法是分为小乘、大乘及金刚乘三种。现在法王将传授的是属于大乘佛法,因为为了要进入金刚乘,应该先具备一般大乘佛法的基础。而大乘教法之中又分显教中的深观及广行。简单地说,这是广大而深奥的两个法类,有些众生是属于上根利器,能够深入经藏、广大地研究经论。另外还有一种教法即是所谓的口诀。口诀是过去的祖师深刻地体会显教经典中的心要所在,集结成少数的口诀,以利益严谨的修行人得以据之实修。所以法王现在所讲授的属于口诀。此教法之历史缘由,是萨迦派初祖萨千贡噶宁波在他年纪非常小的时候,他的上师告诉他:您是一位大师的后人,因此需要好好地学习佛法;为了学习佛法,必须具有大智慧;为了生起大智慧,应该要修习文殊师利菩萨的法门,因为文殊师利菩萨是一切诸佛智慧的总集。因此在其上师的协助之下,领受了文殊菩萨的灌顶及相关的教授,之后他闭关六个月。虽然在实相上,萨千贡噶自己就是观世音菩萨及文殊菩萨的化身,他已是无所学。但为了要向弟子们示现应该要如何修学佛法,所以他又衍出了此一历程。

在六个月的闭关中,萨千贡噶在净观之中亲见了文殊师利菩萨为二位菩萨所挟侍,主尊文殊师利菩萨亲口宣说了以下教法:执着此生非修士,执着轮回无出离,执己目的非菩提,执着生起无正见。当他深思这四句偈之意涵时,了悟到一切法道皆已蕴含其中。仅仅透过这四句偈,他就立刻得到了高度的证悟,圆满地了解了深奥佛经中的奥义。然后他将这四句偈教法传给他的法子,并且代代相传至今。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教法,同时在所有萨迦派寺院之中,都以这个教法作为前行基础。在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也都承袭这个教法,将之收于种种教法中。

关于这个教法的本身,分为前行、正行及结行三部份。虽然在这四句偈中并没有直接地宣说,但很明显,一切佛法的前行就是要皈依三宝,因为佛法僧三宝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一切道的前行及一切戒律的基础,也是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差别所在。

虽在不同的佛教传统之间都有皈依,然而大乘皈依有四个特点:虽然不同的佛教传统都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但在对三宝的诠释上略有不同。在大乘之中的佛,是具有法报化三身的佛;所谓的大乘法,指的是大乘中的广大经藏;僧是指菩萨僧,即已登不退转地了义的僧宝,这是第一个特征。

第二个特点是皈依的因,也就是皈依的原因有三种:一是恐惧,二是基于信心,三是基于慈悲心。虽然在大乘法中皈依的原因是上述恐惧、信心及慈悲心三因合一,但主要的因是基于慈悲心做皈依,也就是了悟到众生的痛苦,希望能拔苦因而要做皈依。

第三个特点是皈依的时间。皈依大乘的时间是从现在起,直到我们达到为了利益众生而成就圆满佛果这个目的为止。

第四,是皈依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将自己从轮回之中救度出来,而且还要将众生从轮回中救度出来。以上所说的就是具有四种特点的大乘皈依。

第二个前行是生起成佛想。所谓成佛想就是我们想要成就菩提佛果,所以也称为发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及胜义菩提心二种。世俗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二种。所谓的愿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就佛果,发起这样诚挚的祈愿,并进一步持咒、奉行、持守。所谓的行菩提心,就是发起愿菩提心之后,付诸实行六度四摄等菩萨行,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止。有了这样的皈依前行,我们就从误道转入了正道,有了发菩提心的前行基础之后,我们即从劣道,即只求自己涅磐的、较下劣的道路,转入了圣道之中。

在皈依发心的前行基础之下,我们开始宣说正行。

正行的部分,首先第一句偈说:执着此生非修士,直接指出了何为修持佛法的正道,何为修持佛法的误道。一般来说,共于小乘、大乘以及金刚乘的入道修法,正如印度的世亲菩萨所说,首先应该依戒奉行,然后进一步作闻、思、修。就如同盖一栋建筑物一般,首先必须先挖好地基,所谓的地基就是要持戒良好。而何谓持戒良好?譬如在发心上是为了在此生得到更好的名声、更多的财富或摄受更多的弟子,这就是错误的发心。这样的发心虽然看似持戒,但事实上这是非正法行;看起来似乎是相似的佛法,但实际上将导致更大的错误及痛苦。因此,最基本的修行道路,也就是使我们持咒时能不弊多于利,就是要有正确的发心。

正确的发心至少必须要有出离心,即恐惧来世会堕入恶道,并希望能转生善道。所以,其发心至少是为了未来世而持守戒律。以这样的善心再加上持戒良好,就是我们未来世能转生善道的根本。要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至少要具有两种发心:第一个发心是希望未来世能转生善道,第二个就是恐惧未来世会堕入恶道之中。在这样的戒律基础上,进一步我们应该听闻、思惟并分析佛法,这是非常重要的。缺乏佛法的知识而盲目禅修,就像是跛脚的人要爬山一样。因此闻思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以错误的发心来做闻思佛法的工作,不但不能得到来世转生善道乃至得到解脱的效果,反而会变得更糟,就像吃错药一样,造成更大的麻烦。而如果能以正确的发心闻思佛法,其利益将如光明能除去黑暗一般。同时,这也是能够成就了知佛法知识的正确方法,并且是我们未来能够成就法身的种子。

在正确的闻思之后就应该付诸实修,禅修是我们解脱障碍、得到证悟的唯一方法。但是以错误的发心禅修,所带来的伤害会更大,因此我们应谨慎地以正确的发心禅修。而且,解除心的贪、嗔、痴等染污、缺点和烦恼的唯一方法也是禅修,所以在第一偈中就明确指出我们应正确地持戒,并且闻思修学佛法的正道;同时,它也指出若未能正确持守将会产生的弊端,因此我们必须避免这样的过失。此外,这句偈也间接指出为了能够修持佛法,首先必须得到难得的人身,而且也指示了修持佛法的重要,我们不应再耽搁迟疑,应该立即精进而修。这是从萨迦派的观点而论,若由他派的观点,如就格鲁派的上士、中士、下士三士道来说,我们将会了悟当此生结束时,身体必定会藉由某种方式得到瓦解,但是心是相续的,并不会随着身体的四大瓦解而消逝。心识将随业而去,譬如过去我们造作了许多恶业,在死后我们的心识将堕入恶趣之中,饱受种种痛苦;如果做了种种善业,那么死后我的心识将会投生善道之中。但如果我们执着此生,要知道此生是短暂的,很少有人能活过百岁,也就是说不论拥有多大的名望、财富、地位及多少的随从弟子,这些都不会超过百年,因此不值得我们执着于此。世俗的一切荣耀以及财富,都好像是海市蜃楼的水一样,如果你执着它的话,并不能够真正的来止我们的渴,所以它不值得执着。因此,我们至少要生起来世愿意投生至善道趣的这样一种希求,才能够说是一个佛法的修行者,然而,这样的想法还是希望在轮回之中,这样的愿是非常小的,所以他称为三士道里面的下士,那如果依照噶举以及宁玛派的成规所说,也就是转心四法的话,我们现在所谈到的人身难得以及无常观的思维,也就是让我们舍弃对于此生感到非常重要这样的想法。

那么接下来第二句偈的教法说:执着轮回无出离,这里面讲到,现在大家都了解到了,在恶道之中,譬如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充满了种种的痛苦,那么我们可能会想,那善道之中至少是苦乐参半的,但是这只是看起来好像是苦乐参半而已,其实那些让我们以为是安乐,快乐的感受,只不过是另外不同的感受,它其实也是痛苦的,整个轮回从最上面的天道,乃至于最下面的地狱,它的实相皆苦,譬如说在人道当中有生老病死的苦,在天道之中,虽然看似快乐,然而却饱受无常之苦,因为这些安乐并不持久,迟早要再堕落,所以整个轮回没有一点点值得我们去执着的地方,所以这句偈直接指出轮回的苦,那么它间接地指出因果业力,也就是说我们今世何以在轮回的这个地方呢?是因为我们过去的业力所致,一切的苦乐都不是由于外因所造成的,而是我们过去所积聚的善业以及恶业所造成的,所以未来的苦乐也不是在别人的手中,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所以了悟到在轮回之中,不管善道或恶道皆苦,在轮回之中没有一点点值得我们执着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寻求恒久的解脱,我们寻求寂静涅磐,个人的寂静涅磐,这就称为三士道里面的中士道,所以来了悟苦谛以及因果业力就能够使我们不再执着轮回,而想要寻求出离解脱,而这也就是中士道的内容。

第三句偈说:执己目的非菩提。这句偈直接所指是指菩提心,而间接所指是指生起菩提心的因,也就是慈心及悲心。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指出了轮回的这样一个现象,所谓的无始轮回,也就是我们不能够指出它到底是从哪一个时空点开始的,然而却一再反复发生,我们已经转世无量的生,转世在无量的处所,这样一再一再好像是轮子在转动的现象,那么就称为轮回。既然是无始的轮回,也就是我们已经转世无量无数次,那么这就表示在实相上面没有任何一个众生不曾为我们的父母,就就是我们最痛恨的这些仇敌,他们也曾多生多世曾为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许多的爱心,利益我们,救度我们离开许多的危险,但是我们今天却彼此不相识,我们把过去世的父母有的当作朋友,有的当作敌人,有的当作陌生人,但是实相上,一切众生都是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所以让我们的如母众生继续受苦,而我们自己寻求解脱安乐,这是错误的。即使是在世间法上,如果说我们现在至亲的母亲,亲友等等正在饱受种种的困难艰苦,然而我们自己却在某一个地方安逸享乐,我们只要是有良心的人,心里都会觉得过意不去。同样地,如果只寻求自己的解脱安乐,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寻求究竟成佛,因为究竟成佛是唯一能够解脱一切如母有情众生的方法,除非具有菩提心,否则不堪称为大乘行者。

生起菩提心的第一步,也就是要生起慈心。所谓的慈心就是愿众生能够俱乐及乐因。其实所有的人乃至于动物都有些许的慈悲心,譬如说它们都会照顾自己的子女等等,都会很爱自己的亲友眷属,然而这是非常有限的,他的因是基于自私,譬如说你自己的亲戚朋友等等,基于与你的关系,那么这样子是不够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慈悲心是指对所有全宇宙的众生无有遗漏,是这种无尽的慈悲心,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解脱,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去慈爱的对象,然而当我们愿一切众生都能得乐的时候,但事实上所有的众生正在受苦,不但是在受苦,而且他们正在造作更多的苦因。因此,生起慈心之后我们要生起悲心。所谓的悲心,就是愿众生能够离苦及苦因。俱足慈悲心之后,接着下来就是要生起菩提心,因为只有慈心跟悲心是不够的,应该要发心愿引领一切众生都能够解脱轮回,而能够救度众生从轮回之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就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为只有佛能够真正地将众生从轮回之中救度出来,因此生起了全面的慈心跟悲心之后,我们才能够生起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菩提心,俱足了这样一种心念和想法之后,接着就要来行菩萨道。

入菩萨道的一个基础的方法就是要自他交换,将一切众生的苦及苦因由自己来承受,将自己一切的乐以及乐因来赋予一切众生。所以透过慈心、悲心,以及菩提心的内容就说明了三士道里面最殊胜的上士道。透过慈心,悲心,菩提心的修持能够粉碎我执。所以和其它的教派的传规比较起来的话,也许在解说的先后次序结构上略有不同,但实际内容是相当的。

第四句偈里面说:执着生起无正见。或非正见,那么这所指的是指智慧,也就是在佛教哲学里面关于正见的阐释。那么,要是我们修道能够成功的话还需要有智慧,所以这第四句偈直接的指出这内在智慧的重要,但是它也间接的指出要能够升起这内在智慧的基础,也就是止的修持,我们的现在心是妄想纷飞,根本没有办法专注,因此我们要透过认识到五种的过失,运用八种的对治法,来修九次第定,使我们得到一心专注的止,在这样止的基础之上我们来修习观慧,观慧在这里所指的是指大中观,也就是龙树菩萨所说的中观正见,所谓的中观正见就是离于一切的边见,也就是它离于有无非有、非无,还有有、无二者这四边,那么这样的中观正见是离于造作的,我们透过中观正见的禅修,而了悟诸法实相,此后证悟辗转增上,最后终于成就佛果,当我们究竟成就三身的时候,我们的佛行事业是无有终止的,这是教法的正分。

结行的部分是要回向功德,将我们现在闻法以及未来实修此法的功德立即回向,能够使它的功德利益不为重大之逆缘烦恼所摧毁,所以法王现在会念诵回向文。

法王今天的开示就到此为止,再度的感谢心道法师以及全体的信众,安排这么热诚的接待,以及非常欢喜的整个行程,同时法王也祝愿心道法师以及所有随众的弟子们身体健康,所有的法务都能够成就。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0:50

文殊师利菩萨授予萨迦贡嘎宁布远离四种执著心要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远离四种执着」修心法开示——萨迦·班智达·贡噶·嘉晨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萨千贡噶宁波之教授——远离四种执著(萨迦天津法王开示)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关于《远离四种执着》的开示——萨迦法王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远离四种执着——尊贵的究给崔钦仁波切开示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远离四种执着」修心法(进入奥义之钥)详释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远离四种执著”修心法精要开示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对“萨迦远离四贪修心法要“的开示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26amp%3Btypeid%3D12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