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略说五部大论

略说五部大论
作者:雪漠

  五部大论的汉译名为:《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律宗论》。这五部大论,包括了藏传佛教显宗基础原理。一般僧人全部学完需十五年左右。

    下面,略加介绍五部大论:

    (1)《释量论》

    《释量论》是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名著,此处的“因”指推理的依据,“明”为通常之学。顾名思义,因明学就是关于推理的学说。现代逻辑学将印度因明学列为古逻辑学之一种,是专门研究思维和思维规律的一门学问。因明学深奥难学,极费时间,当代的汉地僧众很少有舍得花时间去研习的。有的学者甚至非议因明学,将印度佛教衰微之原因也归于因明唯识等学问的日趋学术化,每一门学问非穷一生之功而不能精通,一与百姓越来越远。这种责难也不无道理。汉地净土宗大弘的原由之一,便是其修证简单,目的明确,易为百姓接受。但有一个事实是,许多跟外道辩论而取得最终胜利之大德,多是因明学大师。千年来,佛教就是在与外道的辩论中渐为更多的人所理解,进而信仰。一个仅想自己往生净土者固然可以不必学习因明,而一个大德便不能不学习因明。我看过不少佛学著作,有许多名气很大的人,一著书立说便漏洞百出,虽也观点正确,却显得逻辑混乱。其原因,就是不懂因明学之故。

    因明学创立之初,主要用于辩论和著述。古印度宗派林立,号称有九十六外道,为争取信众的支持,各宗教之间,多以辩论定高下,故其思辩色彩很浓。许多时候,辩论的成败,直接影响宗教的存亡。败者往往自弃信仰,拜胜者为师。藏传佛教今日的格局,也源于公元八世纪末汉地和尚摩诃衍和印度僧人莲花戒的一次宗教大辩论。欲知详情者,请看法国戴密微著的《吐蕃僧诤记》(1952年在巴黎出版)若不是莲花戒获胜,藏地佛教也许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古印度因明学形成于公元100年至150年间,最早研究因明学的是婆罗门教的正理派。最早的因明经典是《正理经》,成熟于公元3世纪左右。后来,龙树、无著、世亲诸大师也致力于因明研究,传世著作是《方便心论》、《回诤论》、《如实论》等,历史上将此以前的因明列入古因明系统。

    到公元五世纪时,因明学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其标志是诞生了一个大论师陈那,《集量论》便是其代表作。法称等大师对《集量论》的理论进行了注释和发展,为新因明学奠定了基础并成为其代表人物。

    论师陈那是世亲的亲传弟子,先学小乘,后入大乘,为印度著名人物,常在那烂陀寺讲授因明和唯识等。法称是陈那再传弟子,天资聪颖,跟其师自在军学《集量论》时,只学一遍,见解就和老师一样精妙;学第二遍后,便超越老师自在军,能和陈那比肩;学完三遍后,法称就发现了陈那学说中的不完善之处。他的著作是《释量论》,主要是评释《集量论》。著此书时,他接受上乐金刚的灌顶,并得到本尊加持,尽悉因明学奥妙,名声大振,受到当地国王的供养。婆罗门中有不服者,前来辩论,总是大败而归,外道皈依者甚多。法称一生,修建寺院百余座,授徒十万余人。

    因明学于公元七世纪进入西藏,随着藏文的逐渐完善,译著和著述也得以盛行,在纳唐版《丹珠尔》中,就收入印度因明学著作66种,因明学在藏地地有了一定的影响。

    到公元十一世纪,仁钦桑布、玛•勒贝喜饶继续翻译因明学著作。鄂•洛丹协绕译师边翻译,边授徒,弟子达2300人。此后,诸学者也开始著述。到公元13世纪,萨迎派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著《正理藏论》,从而奠定了藏传因明学基础。

    公元十五世纪初,宗喀巴大师赴藏求法,穷究经典,通达义理,藏地因明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宗喀巴大师认为:因明学不仅仅是推理辩论之学,更是佛教哲学的重要体系之一,除了能训练僧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修行悟道。因明通于内明,运用因明,照样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其名著《七部量论入门启蒙》,是藏地因明学重要经典。由于宗喀巴大师及其弟子的阐扬,因明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藏传因明学,体系严密,思想深邃,文字古奥,分析十分繁琐。初学时,往往不得要领,如入迷宫,望洋兴叹。按格鲁派的教学安排,学完因明学需五年时间。学习圆满者,才成为摄类论士,称为“堆扎哇”。因明学虽然艰涩,但若是窥得门径,熟悉了它的推理规则和辩论程序,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闻思学院中,对《释量论》的学习分为五个学级,前四级学习《堆扎》、《因理论》、《悟慧论》,以掌握因明学的基本概念。最后一级学习具体运用,就原理中的三十个论题,以破他宗,立自宗,断除邪见。

    因明学的一些词汇有时也会出现在具体的修持仪轨中,如香巴噶举的《奶格五金法生起次第》中的观空中,就有“所取性空”和“能取性空”,其中的“所”与“能”便是因明学术语。法称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作用,他将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称为“能量”,将主观认识对象称为“所量”。若不知何为“能”“所”,就会不知所云。

    由于因明学内容深奥,非几句话所能解释明了,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者,可以去读因明学著作。

   (2)《现观庄严论》

    《现观庄严论》属般若部,以八品七十义解释全部大般若经,讲述菩萨循序渐进修至成佛的佛学内容、所观义理、所行境界。格鲁派学僧系统学修该论需要四年时间。般若学是佛教大乘的基础理论,因此被称为诸佛之母。

    般若为六度之一,可以理解为智慧,但又非世俗智慧,而是出世间智慧。为防混淆,取其音译。龙树在《大智度论》中说:“般若为导,五度为伴,若无般若,五度如盲。”

    《现观庄严论》的作者是弥勒,也即是汉地称为未来佛的那位贤劫第五佛。不过,亦有学者称,此弥勒非彼弥勒,说著述者可能是另一人,但此说不为宗教界认可。

    弥勒是梵语,中文译为“慈氏”,是菩萨的姓,其梵名曰“阿逸多”,意为“无能胜”。《大日经疏》中说:“一切如来,必住四无量心,广度众生,此四无量心,从如来种姓中生,能念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慈氏。”“菩萨”一词,是梵语“觉有情”,意为能使有情觉悟,能悲智双运,以大智上求佛道,以大悲下化众生。

  据经记载,弥勒菩萨是婆罗门种姓,出生于波罗奈国。据说他的母亲性格一向不好,但自怀了弥勒,便存心仁慈。弥勒一降生,便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长大后,出家成释尊弟子。释尊曾为他授记:“当来成佛,字犹弥勒。”将于增劫后,于此婆婆世界成佛,为一生补处菩萨。弥勒现居欲界第四天兜率天内院。

  公元四世纪时,无著论师便以弥勒菩萨做为自己修持的本尊。他进入山中,到人迹罕至之处,闭关专修。他废寝忘食,昼夜观修,时达三年,却一无所成,别说见到本尊,梦中连个吉兆也没有。无著很是灰心,以为此法与他无缘,便破关而出。下山时,见一老人,手拿绵丝,正磨一铁棒。无著好奇地问:“你在做啥?”那人回答:“磨针。”无著笑道:“以绵磨铁棒,何时能成针?”那人道:“有毅力之人,决无修不成之理。虽难若忍耐,大山碎为尘。”无著想到自己修行的半途而废,十分惭愧,便上了山,再入关房。哪知,再观修三年,仍无一点验证迹象,便认定自己与弥勒法门无缘,再出关房,决定放弃。

  下至山下,见雨滴淋沥,石为之穿,心中有悟,再生精进之心,回转上山。再修不年,却仍无吉兆,心灰外出,见一大石,高与天齐,上有鸟巢,鸟出鸟入,翅羽蹭石,竟如刀割。又见一人,手执羽毛,正浸水刷石。无著好奇地问:“你在干啥?”那个人答:“这石太高,挡住我的阳光,我要把它磨掉。”无著笑道:“以羽磨石,何时如愿?”那人道:“功到自然成。”无著豁然有悟,惭愧不已,再回关房观修。转眼又是三年,仍无成就迹象,无著完全死心,决定放弃,下山途中,见一只病狗,躺在路上。它的下半身已腐烂,群蝇熙熙攘攘,白蛆密密麻麻。无著心生大悲,从身上割下一块肉,喂给狗吃。见那白蛆,仍在翻滚,就很想给狗治伤,有心用手抓蛆,又怕伤害它们,便双膝跪地,去吮那白蛆,却觉口唇触到地面。睁眼一看,那狗已杳无踪迹,但见弥勒菩萨,周身金光,向他微笑。无著喜极,问:“我修了十二年,你为啥不现金身?”弥勒道:“十二年中,我与你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只是你业障深重,看不到我。你苦修十二年,业障渐消,才能见到那狗。而你的慈悲心,又祛除了最后一丝障碍,才能完全地看到我。你若不信,请你背了我,去人多处试试。”无著便背了弥勒,进入市场,逢人就问:“我肩上有啥?”人皆答无。只有一妇人,因业障轻微,答道:“你肩上有只腐烂的老狗。”无著终于明白弥勒菩萨所言不虚。若无那慈悲心,业障无以清除,纵苦修终生,也是难见本尊,更不会成盛法的器皿。

  无著请弥勒传以大乘法门,弥勒叫他牵住自己法衣,带至兜率天内院,传以般若经和弥勒五论。据说,无著在天上不过片刻,人间却已经历五十余年。复还人间后,无著弘扬弥勒所传诸论,并开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相传,《现观庄严论》便是弥勒菩萨所传,无著根据记忆书录而成。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争议,有人认为此论乃无著或世亲所造;也有人反对说,认为此论的观点,跟无著世亲不是一个体系。但不管著者是谁,此论在佛教界的地位之重要是无可怀疑的。

  相传,弥勒菩萨传给了无著菩萨五部著作,除《现观庄严论》外,尚有《究竟一乘宝性论》、《辩法性论》、《辩中边论》、《经庄严论》。《现观庄严论》为慈氏五论之首,以般若八品七十义解释全部般若经。般若八品便是一切种智、道智、基智、正等加行、至顶加行、次第加行、刹那加行、果位加行等,叙述菩萨循序修行直至成佛的所有内容。弥勒菩萨撰此论之宗旨是为了诊释《大般若经》,它以议论为体,将经文大意高度概括,析以不同的法门性相,直述其理,以成二百七十四颂。其内容博大精深,被称为“千古宏幅巨制,佛教思想渊薮”。学僧学习,得四年时间,非数言所能概括。有缘者或于日后系统学习,此处不赘。

  (3)《中观论》

  《中观论》的作者龙树菩萨,大约在公元150-250年出生于南印度,幼学外道,精通婆罗门经典,后皈依佛教,苦学大乘佛典,学成后名闻遐迩,任南印度最大的佛教寺庙那烂陀寺的主持。

  龙树菩萨是佛教界划时代的人物,现在哲学界对龙树菩萨的评价极高,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很多,有“千部论主”之称。除龙树菩萨外,提婆(注1)、清辨(注2)、月称(注3)均是中观学说的大师级人物。

  大乘中观学派有四宗:中观经部派、中观瑜伽派、中观自续派、中观应成派。

  中观经部派的创始人叫拘摩罗多,他多在北印度弘法,与东方马鸣(注4)、西方龙树、南方提婆齐名,被喻为当时印度佛教的四个太阳。经部否认一切有部的主张,反对“因果同时”,否认“三界实有”,认为认识事物时,“根”“境”在先,然后才有识,提倡外境自相实有论。

  中观瑜伽派以强调瑜伽的修持方式而得名,无著和莲花生大师均为该派代表人物。该派认为“心有境空”,认为世上万物是“心”的显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内识生时,识外无境。它将外部世界看为空,却又认为佛性超越世间,是绝对精神。

  中观自续派是清辨论师所创,其宗旨,如《宁玛派教法史》所说,它认为“一切诸法于世俗错乱思想者之识中皆有,而于胜义无错乱思想者之慧识中则皆无。”它破除诸法实有之偏见,主张有自续抉择因,认为世俗事物自相并无实性。该派长于以因明论形式破他立自。

  中观应成派由月称论师所创,认为空之原因,非是由心显现,而是其并无自性的缘故。它认为一切法无自性。其特点是只破不立,运用应论式,迫使辩论对方应辩自己论点的比量,故名应成派。

  中观经部和中观瑜伽部合成为中观有宗,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合成为中观空宗。中观应成派之重要经典便是《中观论》。

  中观应成派旨在破邪显正,这个邪字,意为邪执,概而括之,约有四种:一种认为法我皆是实有,而生种种邪见,此类邪执,多为外道;一种虽了知我空之理,而却着于法有;一种认为人空法亦空,却又偏执于空;一种认为人法皆空,虽也能避免偏空之病,却又认为涅槃有得。对以上诸邪见,中观应成派均给以破斥。

  中观应成派承认藏识不共规律,承认客观外界之事物,承认声闻缘觉具足证悟无我之理,承认实执为烦恼障,承认坏灭为事物不共规律,承认三时和合之不共规律,不承认心相续之因的成立,驳斥自证不共规律。它提出了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中论•观有无品》中说:“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缘起,皆为因缘和合之物,相互依存,皆无自性,没有独立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

  (4)《俱舍论》

  《俱舍论》是佛教一切有部的论典,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作者是世亲,他先在有部出家,后研究经部教义,最后成为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之创建者之一。《俱舍论》以四谛为纲,以哲学的视角,对宇宙间许多天体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推测,是佛教世界观的重要论典。

  《俱舍论》分绪论、正文及结论三部分。它将世界分为有漏无漏和情器世间两大部分,提出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法,认为空间无边无际,时间无始无终,这一说法为后来的诸学派接受。该论还将情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欲界分为六类,即所谓六道众生: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还有关于四天主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等等。其内容也十分丰富,藏地学僧学完该论需四年时间,学习圆满考试合格者称为“佐巴哇”,意为俱舍论士。

  (5)《律宗论》

  《律宗论》是为古印度功德光所造,是一部通论性的律宗经典,全书分十七事三科,二百五十三条戒律。按惯例,在家居士不宜谈论僧家戒律,故此处不赘。


(注l)提婆:龙树弟子,本执师子国人,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付法藏第十四祖。提婆菩萨传曰:提婆菩萨,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博识才辩,擅名诸国,而以人不信受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曰大自在天,有人求愿,能令满足。提婆诣庙求入相见,主庙者言:天像至神,不可正视,又使人百日失心。提婆言:是我所愿见,若不如此,我岂欲见。主庙者奇其志气,使人,智德伏物。而以黄金自多,动颇梨荧惑人,非我所望。便梯像凿出其眼、观者皆惊异。提婆言:我使汝等知神不假形,情不托形而已。吾既非慢,神亦非辱也。言已而出,其夜备精馔供天神。天神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质馈,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诬我者人,汝所供馔尽美,唯无我所需,我所乏者左眼,能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应命以左手出眼与之。天神赞曰:善哉丈夫,真上施也,汝求何愿,我必如汝意。提婆言:我察明心,不假外质,唯恨悠悠蒙朦,不知信受我言,神赐我愿,必当令我言不虚没。神言:必如愿。于是退诣龙树菩萨,受出家法,剃头法服,周游扬化。时南天竺王信受邪道,沙门亲子不得一见,提婆欲化之,变形为宿卫士,能干事。王见喜之,问其人,提婆言:我是一切智人。王惊异,以种种事验之,果然。于是集国中一切婆罗门使论议,无一敌者,皆剃发为弟子。有一邪道弟子,耻其师屈,自誓汝以口伏我,我以力伏汝。偶见提婆独由禅起经行,以刀决之,五脏委地。提婆言:是我先业所害,非汝也。悟然而化。初以眼施神无一目,时人号曰迦那提婆。(《中国大百科全书》)

(注2)清辩:古印度佛教学者。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观派的实际创始人之一。又名婆毗吠伽。生平不详。藏传资料谓其出身于南印度摩卢那罗之最胜王族,并在该国出家,从僧护学习龙树中观学说,曾为南方五十伽蓝之主。汉传资料则谓其上承青目。他对佛教内部大小乘及佛教以外各派,凡是与他说法不同的,一律采取批判的态度。据传他曾欲与护法辩论,护法避而不见。又传说他晚年在驮那羯磷迦国南山念陀罗尼而逝。清辨承认心外有境,认为外境由极微积集而成,反对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说。他主张俗有真空,认为瑜伽行派所执的三性,从世俗谛可许为有,但从胜义谛则应为空,并与瑜伽行派展开辩论。后世称这一场辩论为“空有之争”。在方法论上,清辨主张不论是破是立,都应该自己立量,即用因明格式建立适当的比量以积极地表述空,反对中观派另一学者佛护只破不立的归谬论证法,故后世把清辨倡导的这一派称作“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清辩著作甚多。为当时注解《中论》的八大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中观根本般若灯释》(又名《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异部宗精释》等。(《中国大百科全书》)

(注3)月称:古印度佛教僧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平不详。传说他出身于南印度萨曼多婆罗门种姓。少年出家,师承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精通佛护一系的中观学说。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并承佛护的弟子莲花觉,精通佛护一系的中观学说。曾任那烂陀寺住持,并曾与月官进行过辩论。后又在南方,弘扬佛法,兴建寺庙,最后逝于摩藩伽山。他发挥了中观无自性学说,反对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不同意立自证分。承认有离心的名言外境,但认为无论是世俗谛、胜义谛外境都无自性,反对清辨的世俗谛有自性。他把龙树的缘起性空的理论发展成性空缘起,并发展了如何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二障差别,以及佛果位的尽所有智如何观照世俗谛的理论。在方法论上,他发扬了佛护的传统,对论敌的观点采用归谬论证法,严格地只破不立,以破显宗。因此被称为“随应破派”或“应成派”。现存的月称著作有十余部,既有中观通论性质的著作,也有对龙树的《中论》、《六十颂正理论》、《七十颂性空论》和提婆的《四百论》所作的注。主要有《入中论》、《中观根本明句论》(又名《明句论》)、《六十道理论释》、《七十空性论释》、《菩萨瑜伽行四百论广释》等。其中《中观根本明句论》,梵本已由西方学者校刊出版。苏联谢尔巴茨科依还将其中的第一品《观象品》与本宗的最后一品《观涅槃品》译成英语。日本荻原云来译出其中的六品,山口益译出了十一品。《入中论》西方学者也已校印,法尊则从藏译本译成汉文。随应破派由于月称的努力而大张其势,不仅与喻伽行派相对立,而且与中观自立量派相抗衡。月称的学说通过阿底峡完整地传入西藏,经宗喀巴等人的提倡,在西藏十分流行。(《中国大百科全书》)

(注4)马鸣:大乘论师,佛灭后六百年出世。鸠摩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楗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楗椎受人供养。时长老胁在北天竺知彼可化,以神力乘空到中天竺,命众打楗椎。与彼论议使之堕负,遂化为弟子。师还本国,弟子住中天竺弘通佛法,四辈敬服。其后北天竺小月氏国王伐于中(中天竺)国,围之。中天竺王遣使问所欲?答曰:汝意降伏者,送三亿金,当相赦耳。王言此国无一亿金,如何可得三亿耶?答言汝国内有二大宝,一佛钵,二辩才比丘,以此与我足当二亿金也。比丘请王应其求,王听其言与之。月氏王还本国,诸臣曰:王奉佛钵固宜,比丘则天下皆是,当一亿金,毋乃太过。王审知比丘高明胜达,其辩才说法,乃感非类。七匹饿马请比丘说法,诸听者无不开悟,王系此马于众会前以草与之,马垂泪听法无念食想。于是天下知比丘非寻常,以马解其音故,遂号为马鸣菩萨。于北天竺广宣佛法,导利群生,四辈敬重,称为功德日。(《中国大百科全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