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佛学基础] 三界六道及九地

三界六道及九地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
  
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法是诸法,界是分界。又曰真如,因同一体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间、器世间二种。有情世间,即有情众生,由前世之业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体,五蕴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别名有情世间。器世间,是有自体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间是正报,器世间是依报,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间,世为迁流义,破坏义;间为中隔义,一切有为事物个个间隔而为界畔谓为世间。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又分三界有情为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罗为六道。界者,持义,各持自相;又种族义,自类相通;又差别义,彼此差别,不相混滥。道者,道途义,众生轮回往来之道途。或有五趣,趣是所往义,众生业因差别所归趣处。

一、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别。
  
地狱:不可乐,又云苦具、苦器、受罪处。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根本地狱有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
  
八大者:
1、        等活:死而复活。
2、        黑绳:绳缚而锯之。
3、        众合:众苦俱逼。
4、        号叫:众苦害故而发起悲号怨叫。
5、        大叫:逼于众苦更发大哭声。
6、        炎热:火随身起,炎炽周围。
7、        大热:热中之极。
8、        无间:受苦无间,无有休息。

八寒者:
1、        頞部陀:极寒逼身起泡。
2、        尼刺都陀:寒而泡裂。
3、        頞哳吒。
4、        臛臛婆。
5、        虎虎婆:此三寒逼身而口发异声。
6、        嗢钵罗:青莲花,身裂所似。
7、        钵特摩:红莲花,身裂之形。
8、        摩诃钵特摩:大红莲花,身裂之形。

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即八大地狱中,每一地狱又有十六小地狱增其苦
处,则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为一百三十六地狱。
  
孤独地狱:由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
  
鬼:鬼类中饿鬼最多,五趣中鬼就饿鬼说。常受饥渴名饿,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云傍生,傍行之生类,背负天,披毛戴角,多足无足等。
  
人四洲:多思虑故名之人。人处有四洲之别。中须弥山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业力,从空界中,十方风起,互相冲激坚密不动为妙风轮。次起金藏云遍而虚空,大洪雨降注风轮上,结为水轮。次起风,击此水,令上结成金,为金地轮,于金轮上有九山,须弥山(译云妙高)处中而住,出水八万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七重金山围绕之,是为一小世界。须弥山与七山间,各有大海,名为内海。七山外有咸海以铁围山为限,此为外海。外海即咸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一)        南瞻部洲,此洲有瞻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
(二)        东胜身洲,身形胜故。
(三)        西牛货洲,以牛为货。
(四)        北俱卢洲,于四洲中国土最胜。日月升起,北洲夜半,东洲日没,南
洲日中,西洲日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类,乐胜身胜,清净光明,世间无比名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有东持国天、西广目天、南增长天、北多闻天。
(二)忉利天,又云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释天。
(三)夜摩天,译云时分,彼天处时时多分快乐。
(四)睹史多天,译云兜率即喜足,于自所受五欲乐生喜足心。
(五)化乐天:自化诸妙欲境,于中受乐。
(六)他化自在天:于他化诸妙欲境中,自在受乐。此天能夺他所化而自娱乐。亦是四魔中之天魔。

魔者,夺命、障碍、扰乱、破坏。四魔是:
(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
(二)阴魔:色等五蕴能生种种苦恼。
(三)死魔:死能断人命根。
(四)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别有魔宫,魔王波旬(恶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须弥山而住,名地居天。余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释是四王,忉利二处天主,他化自在天王为欲界主。

二、色 界

色,质碍为义。此界有情不但无男女欲,复离段食,寂静清净,唯有胜妙之形色,正报的色身,依报之宫殿国土殊妙精好名为色界。欲界虽亦有色,然彼欲胜但言欲。有色诸天修四种禅定所生之处,因禅定有四种浅深,生处亦有四处之高下。
  
初禅有三天:  
(一)        梵众天:大梵所领所化。
(二)        梵辅天:大梵之辅相。
(三)        大梵天:广善所生。此三天离欲界欲,寂静清净故称梵天。
  
二禅三天:
(一)        少光天:谓此天内光明最少。
(二)        无量光天:光明转增其量难限。
(三)        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又称光音天,以光为语,口出净光。
  
三禅三天:
(一)        少净天:意有乐受,离喜受乐为净,净不及上位名少净天。
(二)        无量净天:此净转胜其量难限。
(三)        遍净天:此净周遍。
  
四禅八天:
(一)        无云天:前诸天依云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二)        福生天:有胜福力。
(三)        广果天:果报最胜。又有于此立无想天,一期果报心想不行故名无想。
为广果天摄,无别处所。
(四)        无烦天:无烦杂。
(五)        无热天:意乐调柔,离诸热恼。
(六)        善见天:见极清彻。
(七)        善现天:果德易彰。
(八)        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无有处能过于此。后之五天为五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所生之天处。或于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色界顶,主大千界有大势力。

三、无色界
  
此界无形体之相,欲色并离。正报唯受想行识四蕴之假和合,无有色身。又无依报之国土,唯有以识心住深妙之禅定。无色故不能定其方处,因果报胜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处定所得之正报,禅定寿命胜劣有殊差别有四:
(一)        空无边处天:厌色而作空无边际之观解。
(二)        识无边处天:厌外空而思内识无边际之观解。
(三)        无所有处天:厌识而思无所有之观解。
(四)        非想非非想处天:定心胜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细想故不同无心名非非想。
  
阿修罗:译云非天,果报最胜,而无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好斗战。
  
三界又称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为有。三界中的地狱、饿鬼、畜生为三途,或三恶道,以杀盗淫为因,招感此三恶道之果报。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合上三途为六道,声闻、缘觉、菩萨、佛为四圣,六道四圣称为十法界。
  
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处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乱粗动,不能注一境。色无色界能住深妙之禅定,定心微细寂静,能专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        五趣杂居地:同为散地故合而为一。
(二)        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离欲界之欲及恶不善法,生喜乐之受。
(三)        定生喜乐地:即二禅天,离初禅寻伺,禅定转胜,由定所生之喜乐。
(四)        离喜妙乐地:即三禅天。离二禅欲,又离二禅粗动有分别之喜,住静妙无分别之乐受,离喜之乐。
(五)        舍念清净地:即四禅天,离三禅之欲,有乐故有动转,离乐及寻伺心平等正直,心无动转而能安住名舍念清净,虽离喜乐寻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念清净。因离喜乐受住清净之舍受名舍念清净。
(六)        空无边处地:厌患身体质碍,尽灭一切色想,一心缘空,与空相应。
(七)        识无边处地:厌患虚空,泯除空相,转心缘内识。
(八)        无所有处地:觉住识仍有所依,厌患心识,依无所有寂然而住。
(九)        非想非非想处地:定心胜妙,无粗想非无细想。
  
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区别。无想定是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泯一切心想的禅定,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断惑证真,此定是属色界摄;灭想受定是灭受想之心,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入灭尽定者,则息诸想念断除贪爱之心,求出世功德;入无想定,则妄计伏心想以为解脱,求世间乐果。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是有漏业,感界内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兼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不能灭第七识执我染分,并未断诸邪见。故有此世间与出世间、感果不感果等胜劣不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