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佛学基础] 藏传佛教常识300题——教理修学相关解答

第三章    教理修学相关解答

94.汉传佛教大德主张,学佛必须先从“有”,后到“空”,若不知“有”,焉知“空”?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的观点是否一致?
这种说法和藏传佛教完全一致。
起信修法的过程也是个认识的过程,认识必须从有形的现象入手逐步达到无形的本质。
“有”和“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世俗智的认识境界是事物的现象——“有”,超世智(圣智)的认识境界是物自性、法性——“空”,若不承认以世俗智确立的一切存在,轮回、解脱、因果业报、四谛、六度、根、道、果等理论将无从建立。进而,佛和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真假二谛也是对立统一体,若无假谛的“有”,也就无从谈起真谛的“空”,悟“空”的真境是没有“有”、“空”分别见的“无戏境”。
在菩萨戒中对信念和认识条件达不到的弟子宣谈空理也是犯戒行为。原因是根基差的弟子往往会错误地理解空义而否定一切善行,反而遭到下堕的恶报。
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把修止观放在上士道的最高修道位上。这除了有六度的先后次序和认识上的难度外,也有深恐理解空心出偏,反受其害,应待到思想成熟再开示之义。

95.汉传佛教禅宗是密宗还是显宗?
佛教中的“密法”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金刚乘密法。
另一种是将与广行般若波罗蜜多(行法)相对的深密般若波罗蜜多(观法)称密法。
第二种密法指的是性空真理。只有慧根高之人才能认识这种真理,普通弟子不但认识不了这种妙理,反而会产生顽空,堕入虚无主义而毁掉善根,因此,佛律禁止向普通弟子讲性空妙理。在这种情况下将性空之理称作深密。如《解深密经》所说的“深密”就指这种情况。
“禅宗”顾名思义,重点是修禅悟真,所谓“悟真”和“见性”的“真”和“性”就是指事物的本来面貌,万法的本性,就是《般若经》所开示的中观妙理。
这种妙理虽属深奥难解之密义,但从法理上讲,仍然属于显法,并不属于金刚乘密法。因为真正的密法,有一套与显法截然不同的根、道、果解行系统。

96.有人说:“禅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这种说法对吗?
这种说法毫无根据。
“禅”是梵文“禅那”之略称,意为“止息妄念,心住一境”。
禅学与戒学、慧学统称佛门三学,经、论、律三藏分别解说三学。
“禅宗”又称佛心宗,明见真如佛心为其宗旨。坐禅开发真知、明见真如佛心是大乘显密教乘证道的共同特点,并不能说修止观是“教外别传”,禅门独具的特点。其法自印度传来,从大迦叶到二十八祖菩提达摩都是印度高僧,其修定开悟之法,都来自佛经,有据可查。禅家启发开悟,多用比喻的方法,在佛经中到处可见,也并非禅家独创。
因此,禅是中国人发明创造之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97.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等同于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二大车轨吗?
藏传佛教的深观、广行与汉传佛教的性、相二宗并不相同。藏传佛教的“深观”指智慧正见,“广行”指除智慧正见以外的一切善行,包括慈悲、发心、六度中除智度以外的五度,以及境、行、果、五道十地断悟进程等。
佛法虽广,但其核心和精华是《般若经》,般若称“佛”是因为声闻、缘觉、菩萨、圆觉佛等从般若中生,离开般若智慧无法解脱成佛。
对《般若经》的解释在印度曾出现过两个大的学派:
一是以龙树为首的深见般若学派;
一是以弥勒五论为依据解释般若的,以无著为首的广行般若学派。
前者称中观学派,后者称弥勒学派。《弥勒五论》中分前二论《佛心论》、《现观庄严论》和后三论《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性论》。在前二论中开示了中观见,后三论中开示了唯识观。
无著、世亲兄弟二人根据弥勒“后三论”,开创了唯识学。
藏传佛教各教派在智慧正见方面以龙树学说为主,学修中观。境、行、果地道建立等广行般若以无著的弥勒学为主,但对无著、世亲学说中的唯识部分,持批判态度。
汉传佛教性宗和空宗属中观学派,法相宗属唯识学派。法相宗除了正见以外,其他的都和藏传佛教显教的内容相同,有差别也只是对其理论认识上的差别。另外,藏传佛教是显密合一的佛教教派,与汉传佛教单一的显教在整体教义理论和修行实践方面有很大差别。

98.大乘显宗有单独的修行法吗?
有。小乘声闻、缘觉,通过修习小乘戒、定、慧,达到四圣果的破悟境界;大乘菩萨以菩提发心入道,修六度,即福慧双资粮,达到破悟的最高境界——成佛。
显宗的修法就是弥勒《现观庄严论》和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所开示的那些道法。
汉传佛教净土宗,也是一种显宗的修法。

99.认识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和“见性开悟”有什么不同?
从理论上认识缘起性空的道理是理性上的分别作用,“见性开悟”是一种非理性的直觉经验。前者是世俗智达到的境界,后者是圣智的境界。
理性的分别作用是抽象的思维,如分别思维认识“蜂蜜”,只是概念性的抽象的认识,无法真实体验蜂蜜的滋味,也得不到真实的蜂蜜,在没有蜂蜜的情况下可以想象蜂蜜。在这种情况下,“蜂蜜”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或称直感经验是没有思维活动,也没有任何名称概念,犹如口尝蜂蜜,亲自体验到蜂蜜的滋味。无论知道不知道“蜂蜜”的名称和蜂蜜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尝到蜂蜜的滋味都是一样的。这种体验又是具体的感受,并非语言概念所表达的抽象的相。世人就蜂蜜这种具体的实物来说,既可以用抽象思维来认识,也可以具体地感受,亲口尝到蜂蜜的滋味。
但对心性、物性之类的法性本质,世俗智只能达到概念性理解和想象的接近,所以世间道的最高位,对空性的认识仍然无法超越概念性的认识。
只有见道中出世第一智,即圣智才能达到直觉现观,对空性的直觉现观,称作开悟性。
从世俗的分别智境,达到无分别的现观圣智境界是一种智能类型的转变,绝非一般的认识程度上的差别。
这是一个佛教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在客观上受到限制,理解上容易产生分歧的很大难题。所以被称为非思议、非言说境。
据当代物理学家说,量子、粒子研究领域中就曾碰到用理性思维无法想象,用语言无法精确表达的近似佛教所说的非思议境界。

100.有人说:“一真法界,不与万物俱,万物生灭无常,一真法界,如如不动。”这话对吗?
这种说法,与理不通。
“一真法界”一词,指的是万物的“法性”。万物的“法性”,若不与万物同在(万物俱),怎么能称作万物的“法性”呢?具体地讲,“法性”是指“共性”。
一切法具有的共性,每一法都该具有,若一法不具其共性,就不成其为一切法的“共性”。这一切法的“共性”,在佛教中被称作“法性”。“法性”是终极真理,无生无灭,遍及众生万物。
“如如不动”是法性不变之义。“遍及一切”成为万物的法性,从具体的事物讲,人有人的法性,瓶有瓶的法性。若人无人的法性,就不能成为人,若瓶无瓶的法性,就不能成为瓶。
“生灭无常”是具体存在的属性,不是抽象存在的属性。人有生死指的是个体的“人”,具体的“人”。人的法性指的是一切人类,共性的人,抽象的人。作为共性的人,抽象的人,是一总体的抽象的存在,不生也不灭。
又如瓶中的虚空,与瓶俱在,依瓶而有,瓶破,瓶中的虚空也不存在。法与法性的情况也同瓶与瓶的虚空一样,法与法性,相依并存,不一不异。“不一”是说,法与法性不是一个东西,法是现实实有,法性是本空。空、有性质怎么会一样呢?
“不异”是说,法与法性并非异体,法不离法性,法性不离法。如“色”是法,“色空”是色的法性。故“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正如法性的存在,只是与事物的现象对立的存在,并非实有存在,故“空也空”。在大乘佛教中,“法界”无一例外都指“空性”,从究竟义上讲是“法性本空”。
把“真如法界”看做与“万物”相离相异的存在,是非常错误的,几乎可以说是对法性空理一窍不通的表现。

101.有人说:“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一法印。”这话对吗?
“法印”如皇帝的印信,表示一种不变的原则和绝对的权威。在佛教中有一法印、三法印、四法印的说法。
一法印指“万法性空”的空性法印,藏传佛教中的“大手印”,也指此意。
四法印是:诸行无常印、有漏皆苦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三法印,是将四法印中的前二印合二为一称诸行无常印,加上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共称三法印。
密法中的“法印”、“四印”等有不同的含义。但在显宗经典中出现的法印,不出上述诸类。
在佛经《律经》中有“三法印”,但以此断定“三法印是小乘教的”,是十分错误的说法。在弥勒的《大乘经庄严论》中,明确提出了“四法印”,并对四法印义做了详细的论述。
历代大乘佛教的大善知识,都将四法印看做区别佛教和外道门的最主要的判断根据,即凡承认四法印者为佛教徒,不承认四法印者为外教徒。所谓的“一法印”即“性空法印”,和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印”意义相同。
如果说,大乘佛教只承认“一印”而不承认其余“三印”的话,就等于说“大乘教不承认诸行无常苦谛,不承认涅槃灭谛”。不承认“四谛”,也能算佛教吗?
所以,所谓“三法印乃小乘,大乘只有一法印”的说法,既无佛经根据,也违背一切大乘经论,纯属胡说。

102.既然诸佛依法成佛,那么第一位佛依什么法成佛?
依法成佛,佛又说法,无法众生成不了佛,无佛众生也说不了法,佛从众生中出。
佛生于法,因此,将般若法称作“佛母”。
诸佛出世,第一大事是说法,因此,法生于佛。
“佛法”虽然是佛说,但不是某一个佛的发明创造,而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
佛法从本质上说,是万法本具法性的揭露显现,因此在《金刚能断般若经》中说:“无论佛出世与否,万法的法性不变。”法性是终极真理,佛只是终极真理的发现者。
在佛号中称第一佛者,有文殊、普贤、时轮等,贤劫第一佛是灭世佛。但这些“第一佛”并非最初第一佛。文殊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智慧第一的角度说的,普贤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愿行第一的角度说的,时轮被称为第一佛是从持金刚本初佛的角度说的,灭世佛被称为第一佛是从贤劫千佛的首佛说的,但并非“最初第一佛”。
从逻辑上说,找不到第一佛,也就和找不到第一个人一样。佛生于法,法由佛说,若有第一佛,此第一佛之前有没有佛法呢?若无佛法,这“第一佛”无从生出,若有法,必有说法之佛,因此,这“第一佛”便不能成立。
其次,佛与众生是相对的存在,众生无始无终,因此,佛也无始无终。若众生有始,第一个众生将成为“无因”的众生,这在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众生从总体而言是无始无终,流转不息,从众生的个体而言是“无始有终”,若个体的众生无有终,众生成佛的理论便无法成立。

103.“学佛以心为本”的说法和“万法唯心”的说法,意思是否相同?
“以心为本”和“万法唯心”含义完全不同。
学佛“以心为本”是佛教界各派的统一观点,而“万法唯心”只是唯识派一家的观点。
“以心为本”的观点,并不排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的法,即客观世界的存在,但“万法唯心”的观点,排除了除思想意识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即“境空识有”。因此,不能把这两种说法混为一谈。
佛教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脱苦得乐”、“去染还净”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意识形态体系。“苦”与“乐”是思想感受,“染”与“净”是心性的状态。因此说,学佛的根本是“心”。
又因生命流转的本质是苦,受苦的根源是烦恼和造业行为,而“烦恼”是受染心的心理活动表现,造业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身言活动,二者又离不开“心”。
学佛修行的根本是“修心”,因为,“心明”才能分辨是非善恶,“心善”才会弃恶扬善,“心诚”才能精进学修,“心慈”才能利乐众生。“入定”是散乱心的排除,“见性”是心智功能的质变,“神通”是定心的功能,成佛是两种“菩提心”的结果。事事处处离不开心,受心的影响,所以说,修佛以修心为本。
“以心为本”这句话只是点明了心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并没有否定“心法”以外的“色法”、“不相应法”和“无为法”的客观存在。但“万物唯心”指的是哲学上的一种见解。这种观点认为一切外境事物都是思想意识中的境识的显现,犹如梦中境物,心物无二。
正宗的唯识论,对境空识有、识境无二等有一套比较严密的思辨方法。不像当今的庸俗的识观说那样,公然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把山河大地都说成是自己心识的显现。这种观点不但违背科学,就连佛教中的中观、经论派、毗婆沙派都不予承认。这种观点,经不起考查辩论,只能对那些无理性思辨能力的普通信徒故弄玄虚地说说而已,若略作考察,便见漏洞百出。

104.藏传系大多认为必须以广大的福德资粮作成佛之基石,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究极,彻证深观。这种说法为何正确?
真假二谛,智慧方便二道,色法二身果是两两相对的,每一组法,都是统一的对立,互为前提,互相依靠,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独立存在。
那么小乘法不能成佛,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究竟在哪里呢?很显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
方便法指除智慧以外的一切善行,如起信、修慈悲心、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等等。
《现观庄严论》中说小乘罗汉入菩萨道,必须从大乘资粮道发心进入,无法从更高位进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资粮不足,因而其开悟的程度也受福德资粮不足的影响而受到很大的限制。
唯识派与自证派中观家认为小乘罗汉悟不到法无我,因此,悟不到性空。
应承派中观家认为要彻悟人无我,必须首先悟到法无我(法指五蕴身)。既然证得罗汉位,就理应悟到法无我空性,但因其缺乏大乘无量方便法门,其悟性并不圆满。
又如获得具足良缘的人身是修佛的基本条件,获得具足良缘的人身,获得生存、生活条件的前世因缘是守净戒、行施舍。
人生无常,生命短促,若不修福德,甚至让恶业滋长,只修小乘似的空慧,假若在没有开悟前死去,下世连人身都得不到,还有开悟的机会吗?
再从人道的角度讲,如果没有正发心,就入不了大乘菩萨道,如果真正生出以大悲心为基础的利众菩提心,把身边的众生视为堕入火海的父母亲人,放下火海的父母不救,心安理得,还能修到开悟吗?如果没有急切救度众生的菩萨心,光靠智慧永远也入不了菩萨道。
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慧,要靠雄厚的福德资粮做后盾。智慧如钢刀,福德如持刀的大力士,若福德资粮不足,就像虚弱的病号,无力举刀,面对强大的烦恼敌人,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方便和智慧是体和用的关系,方便为体,智慧为用。方便生出智慧,智慧见于方便。离开智慧的方便善行如盲人骑瞎马,变不成解脱成佛的因缘。同样,离开方便善行的智慧如有眼无足之人,寸步难行,只能待在原地。
这些都是藏传佛教根据了义经典,得出的正确结论。那种先修慧证得开悟,再修福德资粮的说法,是割裂智慧方便二道,轻视慈悲善行的一种错误观点,照此做下去,别说菩萨道,就连声闻缘觉道都无法进入。

105.有人说“学佛不需要学佛经”,“佛经过时了”。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
所谓“学佛”就是指“学习佛法”,“学习佛陀为人处世的思想行为”。
佛经包括佛陀演讲的教理和大菩萨解说的疏论两个部分。佛教经论是一切学人研究佛陀思想的根据,是佛门弟子学习佛法教义的教科书。不学佛便罢,倘若学佛,必须从拜师求法,学习佛教经论开始,因为修得慧生于思得意,思得慧生于闻得慧,所谓闻得慧,就是学习佛教经论所获得的智慧。若无三学三慧,怎会入道、证道、修成法身真果呢?
佛法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智慧的明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地区、任何时代、任何文化环境、任何民族都需要聪明智慧,都追求美好的愿望,因此就像阳光和雨露那样,佛教的理想和智慧受到普遍的欢迎。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物理学领域中的粒子理论及量子力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佛教哲学的普遍真理。
有些神汉巫婆粉墨登场,冒充“佛陀”、“观音”,打着佛门的大旗,大放厥词,说什么“佛经是过时皇历”,只有她(他)们口中吐出的才是“字字甘露”、“句句法宝”,闻声便能解脱成佛。但打开她(他)们的所谓比佛法更高超的“开示录”、“演讲集”之类的东西一看,别说“精通佛理、高于佛理”,就连佛学基本常识的脱盲水平都远未达到,不禁令人对他们的空虚无知产生可怜。

106.有人说:“学佛应从读经入手,不应从读论入手。”此话有道理吗?
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对佛教缺乏深入了解的人。
初学佛的人直接读佛经,无法掌握佛法的宗旨和精神实质,会把特定环境下对特定对象所说的法,当成普遍原则;会把字面的意思当成精神实质,会把局部当作全面。犹如瞎子摸象,会把象鼻当作象身,因而会产生许多偏见,始终得不到佛法的全貌和要领。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佛是对不同层次的度化对象说不同的法,如良医治病,对症下药。因此,对一个事物,有时说有、有时说空、有时说非空非有;对同样的行为有时肯定、有时否定;有些戒行,对有些人严格禁止,对有些人放宽或开许等等。
不懂佛法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对佛法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如有人说“佛说话常自相矛盾”。
要想真正懂得佛法,首先必须学习龙树、弥勒、无著等总结归纳解释佛经的疏论。在全方位理论的指导下,再读佛经就不至于迷失方向,混淆二谛。如弥勒《现观庄严论》把全部《般若经》的内容总结为八事七十义是对佛法理论的高度概括。若不懂《现观庄严论》,而直接读《般若经》,虽读得头白纸黄,也只有读经的善功德而已,对《般若经》深广义理的理解却没有任何效果。除非有龙树、弥勒、无著的博学天才,和与他们相同的证悟地道位。

107.有人说:“阅经不应深究经义。”此说有道理吗?
诵经阅经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从经典中获得智慧,受到教益,这也是佛经要起到的作用。因此,诵阅经典时,必须全神贯注,思想集中,字字句句,领略思考,拨亮慧灯,驱散无明。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经义是修定,领略思考经义是修慧,通过阅读经典,获得定慧成就,这才是诵经的真正利益。
佛经中说了解一句经义,胜诵十万经卷,怎能提倡阅经不应深究经义呢?诵佛经、闻佛名众生获益,真实不妄,但闻佛经获益的“益处”,主要是闻声达义,获得正见,绝不是另外的什么加持力。
对只会诵读,不懂经义的低层次诵经者来说,除了周围有形和无形的众生获得教益而外,对诵经者自己,可以获得抑制散乱心,抑制烦恼心的禅定成就,但若不思经义,不解经义,无法得到智慧成就。修定的目的是为了生慧,若不修智慧而单独修不思不想的禅定,与外道邪禅还有什么区别呢?故“阅经不应深究经义”之说是十分错误的。

108.有人说:“大乘佛经属后人伪造。”此话有道理吗?
这是顺世外道及其追随者想极力贬低大乘佛教的一种毫无根据的说法。
(1)正如弥勒《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那样,大乘经和小乘经是同一时期说的。
如佛祖示现成佛后不久,就在灵鹫山对众菩萨和大迦叶等声闻弟子宣讲了《般若十万颂》等般若部经典,临终前讲了《大涅槃经》。《般若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总纲,可以说离开《般若经》便没有什么大乘佛法。并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经》与《律经》、《四谛经》非同时说的任何反证。
(2)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统一的体系,无法截然分开,不但在大乘经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体系,而且被视为纯小乘经典的《四谛经》、《十二因缘经》、《律经》中也包含着佛法的大小乘整体思想。如“四法印”和“缘起性空”等学说在大小乘经典中只有详略之分,没有有无之别。
对此问题,历代大乘论师早有定论。
(3)从理解的角度讲,无法否认大小乘思想同时产生,同时存在。
首先,佛陀和菩萨这个名称,佛陀在世时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佛陀对众声闻弟子以什么身份说法?以什么身份制律授戒?若一开始就有“佛陀”、“菩萨”的名称,众声闻弟子不会不知道,“佛陀”和“菩萨”不是小乘的果位,小乘的圣人,不会不知道如何成为菩萨,如何成为佛。如果说那些声闻罗汉弟子,连佛、菩萨的来历都不知道,恐怕不合情理,是小看他们的智慧觉悟。若说了解佛陀、菩萨的名称含义和来历,佛、菩萨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是大乘的道位和果位圣人的名称,怎能说不知道“大乘法”?怎能说声闻不知大乘法?
其次,小乘阿罗汉若不知有佛、菩萨,不知有大乘法,与破除三界无明烦恼的阿罗汉的智力层次相符吗?如经中所说,大小乘道人,智慧上无差别,只是大悲心和发心上的差别。小乘罗汉的智力层次与七地菩萨相等。因此,小乘声闻阿罗汉,不知有大乘法之说如何能解释通?且声闻之名由“亲闻佛法”而得,若未闻佛说大乘法,声闻如何得知大乘法的呢?
那些宣扬“大乘法非佛亲说”的外道学人,应对这些问题,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109.有人说:“佛只有法身说法,报身、应身、化身说不了法。”这话有道理吗?
这是违背大乘教理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肯定对佛法教理一窍不通。
若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法身”指什么?报身、应身、化身指什么?
在弥勒《般若现观庄严论》和《大乘经庄严论》中对佛的四身的定义、性质、作用和形成因缘都有详细的解说。《大乘经庄严论》也是法相唯识的最主要经论,讲唯识的恐怕也难以超出这个“四身”理论的框架。
佛的“法身”一指“二净断德”,一指智慧法身。“二净”指“本净和始净”,即破除二障的无生寂灭境界,这与法界空性相同,无任何作用,只是心性本寂之相。佛的四身中唯有这法性身才是恒常身。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慈悲和智慧。《现观庄严论》中,智慧法身的分类共有二十一类,说的都是悲智属性。以上法身都是无形的。
“报身”是修福德获得圆满,常住色究竟天,只有十地菩萨才能看得到的妙色身。应身是从报身化出的无量化身。
“报身”如太阳,“化身”如阳光。报身、应身都是色身,都是续流不断之身。“法身”是佛“自利身”,是佛的断证功德,报身、化身是利他身,是佛说法、度众的主体。
凡人的色体和心,成佛时分别化为色身和法身。人做工作,离不开思想智慧,但思想智慧本身做不了工作,做工作还要靠有形的身体和语言。
佛为什么要报、化身呢?因为法身是无形无口,说不了法,说法必须靠报、化两种色身。因此,才把佛的报、化身称作利他身、他用身。
懂得这个道理后,就会知道,所谓“法身说法,报化身不说法”的错误。

110.有人说:“佛经是文字般若,对开悟没有作用。”这种说法对吗?
文字般若是指佛经和一切讲解般若义理的佛法论著和说教言谈;道般若是指修证般若的实践过程、五道、十地等;实相般若是指佛陀独有的遍及一切的最高智慧。
文字般若如地图和地理知识,既不是行走的实践,也不是达到目的地的真景实物的感受。但如果不掌握地理知识,没有地图,怎么确定方向、距离、路线?怎能保证不入歧途而顺畅到达目的地?
文字般若和言教虽不是真般若智慧,但它都是开发、培育真智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轻视或放弃文字般若就等于想去大海彼岸的人轻视船筏一样的愚蠢。

111.有人说:“我对宗喀巴的佛学思想,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赞成的是他对戒律的重视和示范作用,不赞成的是宗喀巴确立的过于庞大近乎戏论的佛学体系,这种佛学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佛学本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对于宗喀巴大师的很多佛学观点,我也非常不赞同。”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对宗喀巴的教义,有的赞同,有的不赞同,并不奇怪。
不赞同的有四种情况:
一是外道门不赞同;
二是受教派偏见的影响,说不出正当理由的不赞同;
三是对佛教教理的认识不同而持不同观点,表示不赞同;
四是不学无术,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己认为对的就赞同,自己认为不对的就反对,除了“自己认为”,拿不出任何合理的理由。这类人在佛教中称“无知狂徒”。
从此人除肯定宗师的重视戒律,其余一概否定反对的说法来看,此人属于第二类和第四类,也有第一类的成分。第三类是属于学术问题,表示赞同或者不赞同者应该是有一定知识学问的学人。但从上面所引的说法中,有几点表明持此观点的人并非精通佛理的学者。
(1)如他说“宗喀巴大师所确立的过于庞大的近乎戏论的佛学体系”。
佛学中的“戏论”一词指的是分别见、思维活动、语言表达对象、相对存在等等。按佛教理论,见道以下的认识思想活动、言谈无一不是戏论。见道以上圣人的定中智慧的无分别虚空境属无戏真空,定后智慧中所现出的虚幻色相均属戏论。
佛教教义理论都是思想活动的表现,都是借语言文字表达的,学的人也是通过分别思维活动来认识,这些本来都属戏论,还说什么“近乎戏论”,难道还有非戏论的教义吗?
(2)三乘显密佛教本来就是一个包罗万象,囊括一切精神和物质性相的庞大思想体系,将这庞大佛法大海的精华妙理概括为显密合一的教义,随机度化,这正是宗喀巴成为“第二佛陀”的真正原因。有智者怎会因教义理论体系庞大详备而进行诽谤呢?难道说没有精深详备的教理,只凭盲目崇拜就是科学的宗教吗?难道说不学无术,盲目修炼就可破除所知障,获得遍知的大智慧吗?这种“遍知”难道说就是不经播种的凭空收获吗?稍懂一点“因果规律”的人就不会有这种违犯因果规律的想法。
(3)又说,“这种佛学体系从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佛学本有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这里所谓的“佛学体系”,显然是指宗喀巴的显密佛学体系。宗喀巴的这种完善的佛学体系完全是根据龙树、无著和阿底峡的思想理论体系建立的显密学修体系,这个体系是总结大乘佛教发展过程中经过几十代具有学修证悟成就的人们的研究和实证成果,提炼显密佛法精华妙理形成的,是代表显密佛法发展最高峰的佛学体系,它具有最精密完整的经学理论体系和完全按照佛陀的了义教导建立的修证实践体系。
对于根据佛教教义自身规律建立的学修体系的评价,应该以是否符合佛陀教义,是否符合逻辑为标准。
所谓“体系”的失去了本有的灵活性,究竟是指什么呢?“本有”是指那些轻视经教的盲禅呢?还是指不学不修,希望凭空“开悟”、“成佛”的幼稚的空想主义呢?还是那些无信仰,不守戒,混饭吃,甚至胡作非为的佛门败类呢?如果指这类“灵活性”,不但宗喀巴的教义中不允许,就是任何一种正宗的佛教中都是不允许的,因为对这种离经叛道行为的许可、灵活,就意味着佛教的毁灭。如果“灵活性”是指“方便度”,那么这种“方便度”在宗喀巴的教义中有更大的拓展。因为宗喀巴的教义显密合璧。在密教中有不放弃五欲,以贪嗔为道,度大恶,消大罪业,即身成佛等显教所没有的最大方便,以彻底实现一切众生速证佛果的方便大愿。对以这种大方便为基础的教义,怎能诽谤为没有灵活性呢?
对宗喀巴教义的毫无道理的轻狂的指责诽谤,可以证明这类人不是精通佛理的学人,而只是一些充满无知偏见的狂人。

112.有人认为:“因明等形式逻辑其作用只能判别世俗谛范围的事物,不能论证中观深义,如《楞伽》等经对五支论法有所批评,唯识家也有‘真如无同喻’的说法,也就是说,若不能依于即空缘起论理法,就不能算作是论究竟真理,也起不到破邪显正的作用。”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1)世俗谛和胜义谛是相对的存在,一方若不存在,另一方也将不存在,如瓶与瓶的法性,若无瓶,瓶的法性何在?“中观深义”、“真如”指的就是这种不依名相而存在的法性真理,并非虚无缥缈的空想。
这种胜义谛法性虽非世俗谛,但对法性的认识必须依靠世俗谛范围的真知,如要知道什么是色的法性空性,首先必须认清楚什么是色。色也有真假之分,色的真假的分辨离不开世俗智,这种世俗智反映的是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存在,这就需要用因明形式逻辑的方法进行判断。
所以龙树说:
不靠世俗谛,
胜义不可知。
若不知胜义,
涅槃不可得。
(2)世俗谛和胜义谛是凡人和开悟了的圣人的两种智慧境界,凡人只有世俗智。如果世俗智无法认识真如法性,那就等于说凡人永远开悟不了,成不了佛;既然凡人开悟不了成不了佛,那么,那些开悟的圣菩萨、佛陀从何而来?
(3)真如法性虽然是一种直觉体验境,非思维语言表达的境界,但如果没有语言和思维,怎会有佛法?难道八万四千法不是语言文字吗?难道没有思想和语言的动物也能学到佛法吗?既然一切事物的名相,包括佛法的存在都是思想和语言形式的存在,就离不开思维逻辑和语言规律。就连“真如”、“法性”也是语词所表达的法相。“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一不异”这个中道八不推理法,也是根据因明推理的方法建立的,难道这八不法起不到“破邪显正”的作用吗?
(4)既然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通过思维形式改变和提高人们思想的一种教化方式,那么它的存在就离不开因明等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它的真假对错的分辨,也离不开因明逻辑。那些否定因明逻辑的作用和世俗谛的人的最大错误之处,就是他们犯了一个彻底否定佛法的愚蠢的错误。

113.有人说:“因明逻辑起不到破邪显正的作用,如用某种方法破斥他人,他人也可以用同一理由来反驳你,命题始终无法成立。比如,佛弟子用‘无常,破斥外道的‘常’,外道也可以用‘常’来破斥你的‘无常’,各有各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这种说法对吗?
这是十分错误的说法。错就错在:
(1)对因明的真理标准缺乏正确的认识;
(2)对辩论中的理由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缺乏认识;
(3)犯了一个自己没有是非标准的错误。由此才产生了以上这种看法。
事实上,因明的真理标准是客观实际,凡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否则是错误的认识,如在天空中看到一个月亮是正确的,两个月亮是不正确的。观证据建立论式如:一切事物都无常。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生成之物,凡因缘生成之物都是无常之物。若要举例,一切存在物都可以作无常的例子。若对方说“诸法是‘常’(永恒不变)”,佛家会说:“请你拿出证据,摆出理由。”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常”物,因此,说“常”者拿不出任何合乎实际的证据和理由,若双方争执不下,就请一位科学家裁判,“常”和“无常”哪种观点合理不就清楚了吗?
再次,因明逻辑是属于世俗智范围内的思想认识理论,但世俗智认识范围内也有个真假对错之分,也有真假对错的分辨标准,并非各有各的理由,分不出是非对错。
因明就是分辨这种是非对错的,并不是破不了邪显不了正的无用知识。
否定因明逻辑作用的人,在佛理的研究上不可能深入到微言妙理的境界。

114.因明学在“十明”中单独列为一门学科,与内学(佛学)相对,这说明因明并非内学,从因明本身来看,它也是一门佛教和外道以及世俗学界都可以通用的学科,但是为何藏传佛教要将因明列为内学五部之一?
正因为因明学是佛教、外道、世俗学界通用的思维规则和推理思辨的科学,所以佛教才能充分利用它被共同承认的推理思辨规则,论证教义,批驳邪说,以理宣教,以理服众。
因明的一些基本规则,虽非佛门独有,但在因明学理论的完善和提高方面,印度的陈那、法称,藏地的萨班、宗喀巴、贾曹杰、克珠杰等佛教学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他们将因明的推理思辨方法用在了佛教教理的论证方面。
其次陈那的《正理门经》和法称的《释量论》等因明七论中对佛和佛法的正确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起到了破除邪说,维护正见的作用。
正如克珠杰说的那样:“如果说因明学中有理辨性的内容,因而不属于内学的话,那么大部分佛经也将不属于内学了,因为大部分佛经中都含有理辨性的内容。”
所以,藏传佛教认为因明学是内外通用的学科,离开因明的思辨推理方法,无法进入唯识和中观深奥哲理的思辨境界,故将因明列为《五部大论》之首位。

115.有学者考证,《现观庄严论》非弥勒菩萨所著。这一看法对吗?
首先,要了解清楚这“考证者”是什么时代的人?是教内学人,还是教外世俗学人?
其次,要搞清楚他否定此论非弥勒所著的根据是什么?不能只凭某些人的所谓“考证”,就对经论产生怀疑。
作为俗人的弥勒存在不存在与此论无关,因为真般若并非世人的悟境。作为获得法身智慧体,佛、菩萨类的弥勒的存在就和文殊、观音、地藏、虚空藏等大菩萨的存在一样,要否定就得全盘否定大乘佛教。
在藏传佛教中对作《现观庄严论》等弥勒五论的弥勒从未当作肉身人,而是当作和文殊、观音同类的慧身佛、菩萨看待的。
除了肉身释迦牟尼,不承认报身、化身的佛陀和菩萨,是小乘教前期论师普遍的弊病,现在有些人仍以小乘小智人的眼光和顺世外道的立场怀疑诽谤大乘教和密法,这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
在汉传佛教中过去没有《现观庄严论》和圣解脱军、解脱军、狮子贤等印度《现观庄严论》诸论师的《疏解》的译文,故有人以未见汉译本为理由,说《现观庄严论》非弥勒所作,这是站不住脚的。
藏文翻译的《现观庄严论》疏解,共有二十一种。在狮子贤、仙岱瓦、阿鬘格若等印度论师的疏论中均提到《现观庄严论》为弥勒菩萨所作。
《现观庄严论》是浩若烟海的《般若波罗蜜多经》内容高度概括和系统化的唯一的权威经典著作,其中说到的大部分现证境界均非凡夫俗子所能达到,以此证明,这部解经论著非凡人所作。

116.有人认为《俱舍论》中说的器世界状态与现代科学证实的器世界不一样,应以科学证实的现量为准;又有人说《俱舍论》中的器世界并非凡人的现量所见的器世界,而是断惑证真的佛的境界。对此应如何看待?
对器世界存在状态有多种说法,大乘经典中的说法与小乘经典中的说法不一样,密教经典中的说法又和大乘显教经典中的说法不一样。
《俱舍论》中的器世界学说是佛教中比较普遍流行的小乘教的说法。
第二种影响较大的是华严世界说,此说认为宇宙广大无边,依众生的业力所现的器世界也形状各异,多如微尘。这个娑婆世界属于无量世界中的华严世界。华严世界体系主体是雪海遍照如来,在此如来的每个毛细孔有亿万世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雪海遍照如来手心中的一个微尘世界的亿万分之一的更小的微尘世界。
第三种是出自密续的时轮世界说,时轮的大瞻部洲,形状与地球有相似之处,时轮天文日月蚀测算结果与现代天文完全一致。
根据上述情况,藏传佛教认为俱舍世界说,只是不同众生业力所现的各种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状态,世俗智既无法肯定,也无法否定其说,只是众说中的一说。

117.不受戒,但依戒修习,能否成佛?
“佛法”的“法”,也含“法规”和“法则”之义。
要想修佛道,必须按经典法规办事,一般情况下没有变通之法。经中说:“善戒如大地。”万物生长离不开大地,在世与出世的一切善功德都生于戒地,依于戒地。无戒地一无所成。
因此,进入佛教之门必须皈依受戒。无论大小乘共有的分别解脱戒,还是大乘菩萨戒、密宗密戒都要经过受戒的程序。八类分别解脱戒即男女比丘戒、男女沙弥戒、男女居士戒、正学女戒、一日戒等必须按律仪法规,在具戒德、合乎传戒条件的戒师面前受戒,否则,无戒脉传承,不生戒体。
不经过受戒的自动持戒行为在律中称作非善非恶的“中性法”,不具备善戒的功德。
对于菩萨戒,唯识和中观两派主张完全不同。唯识派主张,受菩萨戒者必须先受分别解脱戒,不具备受分别解脱戒资格的众生,理所当然地无资格受菩萨戒。中观派传承,没有先受分别解脱戒的先决条件,受戒的对象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愿意发心者均可受菩萨戒。
在不具传戒师的特殊情况下,可在佛像前按仪轨自己发心受戒。
密戒必须经过灌顶,在上师与佛坛前受戒,恢复坏戒也必须在佛坛前进行自入灌顶。
无论显密,不受戒而持戒,别说成佛,就连入道也没门儿。
这些都是经续中的规定,除了佛陀,谁也无资格随意修改法规,也不能随意解释,搞变通。

118.神通是不是修炼成就的标志?
神通有先天性的和修炼所得的两种,前者如生来就有的儿童的特异功能和许多动物的本能性的特异感觉功能之类;后者如修炼禅定瑜伽产生的五眼、六通之类。
神通佛教有,而且瑜伽外道,如印度教、道教、气功也有。不但佛菩萨和佛门禅定修士、密宗成就师有,而且恶魔外道、歪门邪道之士也有。因此,一般世间神通是人和动物共有、佛魔正邪共有的现象,只有超越世间的神通,才是佛门独有的神通。
高级神通都是修炼禅定的结果,是连续多少世修炼的结果。
对佛门来讲,神通只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手段,不是追求的目标,而且一般的神通也证明不了具神通者的证悟层次和德性层次,正如阿底峡尊者说的那样:“若无菩提心,不修福德资粮,只修神通,避免不了堕地狱、转畜生道的恶运。”
佛门戒律,严禁宣扬神通,更不允许把神通当作捞取金钱名利的资本和宣扬自己、滋长傲慢虚妄心的手段。如果把神通用在上述这些不正当的方面,就会遭到下堕地狱,转畜生道的报应。
当今世上,无论是真神通、假神通,很多都是用在哗众取宠,捞取金钱名利的不正当行为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多一分神通,就多造一分恶业,有神通又有什么好处呢?

119.佛法中说,即使教字母之启蒙师也要视为佛陀看待,并观在资粮田中,那世间的老师(比如语文、体育老师等)都要如此吗?
以前在藏地,教导藏文字母的老师一般都是出家人,所以有视为佛陀的传统,跟现在世俗上有所不同。
进入资粮田的上师仅限于开示解脱道——即传戒、传法、灌顶的亲师和法脉传承系列诸师。传授世间知识的老师也应该尊重,但不能列入资粮田,就像山神、土地、世间财神之类虽可祭祀供养,也无资格进入资粮田一样,因为资粮田属三宝系列。

120.依止了多个不同教派的上师后,修法和闻思时,应怎样安排为宜?
这个很简单,修哪个法,就依止那个法的上师。这个并不矛盾的,各教派都是佛法。修哪个法,这个法是哪个上师传的,就按那个上师传的来修。修另外一个法的时候,就按传那个法的上师传的来修。自己修的那个法是主要的,上师也是主要的。但互不矛盾。
宗喀巴大师有各教派的老师,有三十多个老师,这就是榜样。大家在社会上看到,修这个教派、修那个教派,好像有矛盾,其实没有什么矛盾的,应该正确对待,主要看上师传的法是不是正确的。
但是修的当中,不可能同时修那么多的法,只能修一种或两种法,多了就修不好。过去我们藏传佛教有一个流传的说法:“印度人修一佛,成就的多;西藏人修多佛,成就的少。”什么也修,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不成就,这就是三心二意嘛!修法,就是要专心致志,无论哪一派的法,如果皈依了,修行就抓住那个来修就对了。不要像吃菜一样,各种菜点了一堆,什么都想吃,这对修法没有什么好处。

121.没有道次第前面部分的禅修基础,重点修菩提心对吗?
道次第的“次第”是程序之意,道次第程序先后是因果关系,即前一法是后一法的因,后一法是前一法的果,若无前因,便无后果。若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产生能不能越级选修的疑问。

122.是否可以安排一份功课日程表让大家修习佛法?
佛教教导人们一要戒恶行善,做有贤德的人,二要开发自心本有的智慧,做彻悟真理的人。佛教的一切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个总目标。至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看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如职业、生活环境、年龄、健康状况、可用时间多少、悟性层次等等,不能一概而论。
因此不能用一种模式,一种固定的方式去修,而要采取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方式去修行才合乎佛教的大方便原则。因此,如果制定一份“功课日程表”,就会失去佛说八万四千法的本意。

123.诵经都有一定的音调,我想念诵一些佛经和祈愿文,但不知道音调,应该怎么办?可任凭自己的感觉念诵吗?
念诵的音调没有统一的规定,各民族、各教派都有各自的唱诵习惯,那只是一种传统文化习俗的延续现象。寺庙僧众集体诵经需要一定的节奏曲调,只是为了协调统一,没有别的意思。佛教经典也和其他经书一样,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一种道理,表达一种思想,重在理解,不在念诵的形式。因此,默念唱诵可以各随其便。

124.什么叫作道次第?道次第包括哪些方面?
“道次第”就是修行的程序,这种修道程序是修行本身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并非任意的排序,因此,欲修行者必须按其程序进行。修行程序也是根据修行目的决定的,因此,显宗有三士(三种人)道修道次第,密宗有四续部修道次第。有总体的修道次第,也有每种法各自的修证次第。
道次第的内容包括修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详见《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著作。

125.如何培养对因果法则的信念?
善恶因果报应的信条是佛教信仰的“基石”,如果对此法则不产生坚定的信念,对出离心,无常心,菩提心等一系列的法理都不会产生坚定的信心。
培养对因果法则的信念和培养对其他法则的信念都一样,必须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其法则,达到思想上深信不疑,在此基础上将教理法则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原则,精神和人格的素质,这样才算有了修证成就,否则,对佛法的认识,就像虽懂医学知识,却不诊断治疗一样,无济于事。

126.如何理解《金刚经》中“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这句话在翻译上有点问题。但有很多人根据这种错误的译语,再加上自己错误的理解,以“法无定法”为理由,随心所欲地解释佛法,这是对佛法的亵渎行为。
如果把“法无定法”理解为“法无白性,法性本空”的理谛义,就不会影响事法。法无定法就是不要执著,义净本上作“无有定法,如来所说”。法是事物的法性,不是靠说来产生的,所以,言语无能为力。你要觉悟,光靠说是不行的。
佛在经典中说:“自己的觉悟不能移植给别人,要靠自证自修自观来体验。”这是不能靠语言文字可以说清楚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表示抽象概念的东西,所以,这也是说佛没有说法的原因。

127.“纵遇命难不舍上师三宝”这条戒律,其中的“不舍”是指什么意思?
“不舍”就是不放弃和不违背的意思。上师是现实的三宝,是抽象三宝的具体代表,不能舍弃或者违背他。如果没有上师的教导,抽象的三宝如何能对我们起作用呢?所谓不舍,就是指放弃和违背而言。如果觉得上师不好,放弃上师,这就是“舍弃”的意思。

128.佛教中说供水浅了、溢了等都要受不好的果报,拜佛的姿势不对也要受不好的果报,如果不是故意的,还有果报吗?为何会有这样的果报?
在佛经中没有见到这样的说法,可能是某些传承这样说的吧。供养主要要具备两点:一是没有虚伪心,比如只有自己的时候,就很随便,有人在的时候,为了表现出自己敬佛而供养等,这些都是虚伪心,要断除;二是供品要摆放整洁,你说的这些情况可能属于这种。供品摆放整洁、庄严,这代表我们对三宝的态度,而不是随便乱放、漫不经心。

129.对佛像不敬,就遭生病或其他不好的果报,有的人说是护法对他的惩罚。是真的吗?
不要把任何不好的遭遇都推在护法身上,如果这些事情护法也要管,那还管的过来吗?生病有很多种情况,比如四大不调、外在因素影响(天气热、冷等)遗传因素等众多原因,每种原因引起的病都要对症治疗。难道说偶感风寒引起感冒,还要念佛来治吗?吃药就可以了!
藏医中的很多方法、药方都是针对不同病症来进行治疗,并非什么都是护法惩罚。所以一般患病的人都应该先去看医生,如果某些特殊的病症,可以通过一些密法来治疗,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这要看具体情况。无论什么病都求佛加持,不是正信佛子所为。

130.供灯的意义是什么?功德作用是什么?
藏传佛教供灯,汉传佛教供香,南传佛教供花,这都是一种习惯。所有的供养都离不开五官的享受,眼睛喜欢看美的东西、耳朵喜欢听美的声音、鼻子喜欢闻香的味道、嘴里喜欢吃香味、身上也爱穿戴好看的衣服首饰……所有的供养其实都和五触有关。
印度有水供,印度人一回到家里,坐下就洗脚,因为他们不穿鞋子,脚很脏,所以要洗脚,然后洗脸洗手,天气热时,还会在身上洒一些香水;佛教的供养都是这样来的,是从习惯来的。
灯是光明的象征,如果没有灯,便一片漆黑,佛教的传承叫传灯。佛法代表智慧,而灯代表光明智慧,供灯时我们发愿让佛的智慧充满大地,所以把光明都供给佛,灯仅仅是一个象征,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观想来进行供养。
那么供灯有什么用呢?那是供我们的眼睛享受用的,没有光眼睛就看不见东西,所以灯是供给眼睛视觉的。以实际的情况来考虑,因为西藏是牧区,生产酥油,所以就顺理来点灯,只是这样而已。功德不在灯的多少,而是一片心,心中存有光明就是功德,如果心中只有黑暗就没有功德。心中有光明不在乎灯的大小和多寡,因为它只是象征的意义,点灯要心中发愿希望光明充满人间。并不是说供养了就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

131.什么是菩萨戒?
菩萨戒是大乘菩萨所要受持的一种戒律。
菩萨戒归纳起来有三条。
第一、律仪戒——防止自己心性堕落,僧人有僧人的戒,居士有居士的戒。
第二、摄善法戒——修善法,就是修佛道。
第三、利益众生戒。
前面的律仪戒和摄善法戒以修心为主,后面以利益众生为主,凡是利益众生,为众生服务的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供养佛菩萨和供养众生,哪一个功德更大呢?我认为供养众生更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供养,我们供养佛,只是为了圆满自己的功德。佛已经圓满了,不需要我们来供养。而缺吃、缺穿、缺住的众生,才更需要帮助。
藏传佛教以往有这样的习惯,有钱就把钱往寺庙送,把寺庙盖得金碧辉煌,从文化角度看,虽然这也是好事,但假如我们同时也拿一些钱来供养有需要的众生,能够办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慈善事业,让众生也获得好处,相信佛菩萨一定会更满意。
众生如同是菩萨的子女,你对他的子女好,自然能获取父母的欢心。我们若能救苦救难,佛菩萨是一定会满意的。

132.佛陀出生时说的“唯我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诸法无我吗?
这是由于混淆二谛而引发的问题。
佛教四法印中所说“诸法无我”的“我”,是指一种“单一、永恒不变、主宰”性质的我,是一种无明意识的虚构产物,一种本来不存在的“抽象”的我。并不是把所有的我都否定了,如果那样,就损坏二谛,堕入断灭空的罪恶深渊了。
佛曾经在很多《本生传》里面讲过,我于往昔在什么时候,当时我是谁等,都提到我,这个世俗谛的我是存在的,是不能否定的,否则佛教基础理论四谛、轮回、成佛都不能成立了,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唯我独尊”中的“我”就是指这个世俗谛的我。在藏地,能真正分清这两种我的只有宗喀巴大师等少数几个人。

133.如果有人遇到假上师,形成了师徒关系,将来如何对待这位上师?
如果是假“上师”,要像抛弃毒瘤那样远离,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不能毁谤、侮辱。明知道是骗子,难道还要跟他学习?即使有人问到,也要如实回答,如果隐瞒他是假“上师”、真骗子的真相,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这非佛弟子所为。

134.只使用手摇转经轮或电动转经轮能否圆满资粮?
手摇经轮只是一种修持方法,就像念经、念咒一样,是不可能圆满成佛资粮的,这种观点是不了解整体佛教理论框架导致的片面观点,如果单只转经轮就可以圆满资粮,那成佛也太容易了。

135.念佛菩萨心咒和圣号有什么异同?
基本一样,但心咒最好要得到传承,这样会有传承的加持力。
在密法中,有些咒语必须要灌顶才能念诵的,比如无上密中大威德、空行母等;有些没有灌顶也可以念,主要是下三部的,比如六字真言等。但即使下三部,最好也要得到灌顶传承。

136.佛教内部各宗到底承认几识?
在佛教四大哲学体系中,小乘毗婆沙和经部遵照佛陀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开示只承认六识,不承认八识(见《毗婆沙论》、《俱舍论》等)。
大乘中观宗根据《般若部》诸经只承认六识说。唯有大乘唯识宗承认八识。严格地说,也不是所有唯识门中人都承认八识,只有顺经唯识家承认八识,顺理唯识家如陈那、法称在其著作《集量论》和《释量论》中只有六识说,只字未提八识。因为因明的基本世界观与经部的观点相同,承认外境的物质性和与内识相对的独立性,这个观点与以实际经验为根据的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如果承认阿赖耶识的话,就要承认“唯识无境”的一套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的理论,而这种理论,与人们的实际经验相矛盾。而因明论是以实际经验现量为真实的。
中观宗在世俗谛上是顺世的,故承认与识相对的外境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在世俗谛上“识境俱有”,在胜义谛上“识境俱空”。所以,六识为大小乘通论,八识乃唯识一家之言。严格地说,只是唯识门中顺经派之言。顺经的“经”指《楞伽经》。
除了“六识”说和“八识”说而外,佛教内部还有“一识”说,如小乘成实宗;“二识说”,如《起信论》;“三识”说,如《楞伽经》略说三识;“五识”说,亦《起信论》别说;“九识”说,如无著《摄大乘论》;“十识”说,如依《摩诃衍论》而说;“十一识”说,见《世亲摄论》;“无量识”说,东密胎藏说。
对意识的分分合合的许多种说法,都不是哪个论师的无知或杜撰,都有佛经的根据。

137.什么是“道种智”?
道种智是《般若部》经典中所说的“三智”之一。三智是:
(1)一切智,声闻缘觉之智也,知一切法之总相,总相即空相也;
(2)道种智,菩萨智也,知种种差别之道法者;
(3)一切种智,佛智也,佛智圆明,通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法者。
根据《现观庄严论》及其狮子贤论师大小疏解说,获得道种智的最低阶位是见道,从菩萨见道的一地菩萨到佛地均有道种智。道种智的体性是“见三道空性圣智”,获得道种智,在见道一刹那之后便入一地,称一地圣菩萨。在资粮、加行二道的菩萨均无此道种智,二乘最高果位罗汉、缘觉均无此道种智。获得道种智的最低阶位——初地,对于一个了解地道知识者来说,会知道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在见道前,资粮、加行二道的功德圆满需经一个阿僧祇劫的修程。在加行道要修四禅八定,超越世间顶位之后,才能进入出世第一道——见道(即通达位),才获得道种圣智。

138.藏传佛教以何宗见解为主?
藏传佛教较全面地继承了印度佛教四大学派的传统。虽然在信仰领域的主导思想是中观见,但不是清一色的应成中观见。佛教前弘期的静命和莲花戒都是顺瑜伽中观的主要论师,他们所传中观属自续中观,其中某些见解接近于唯识,故称“顺瑜伽中观”;后弘期阿底峡尊者和萨迦五祖、噶举派开祖玛尔巴、米拉日巴等属于藏地早期应成中观派;后来,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精研佛理四十多年,继承和发扬了应成中观之学,写出了《辩了义不了义论》、《中观论大疏理海论》、《入中论大疏显理论》、《菩提道次第•胜观品》等旷世大作,将中观应成见发挥到了极致。
但作为学问,藏传佛教从来不排斥什么,对大小乘各家学说都兼收并蓄。作为必修的五部大论中,《因明论》中既有经部的思想,也有唯识思想,佛教因明奠基人陈那、法称被归入唯识论师之列。《般若学》的主导思想是以无著、世亲、圣解脱军、狮子贤一系的顺瑜伽自续中观,《中观学》宗龙树六论和月称诸论,《俱舍论》属小乘经部理论。《律学》以小乘一切有部见为主。学什么《论》,就顺应什么观点,并不是一律用中观见解释一切经论。唯识虽非藏传佛教的主导思想,但作为弥勒、无著、世亲一系学统,藏传佛教也同样在研究继承发扬。

139.佛教智慧的产生跟定没有什么关系吗?
大乘佛教行的纲领是六度。前三度修积福德资粮,定慧二度修真智慧——即智慧资粮,精进度是二资粮的助缘。
修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散乱心,激发真智慧;戒能护定、定能生慧、慧能解脱。所以,佛陀制定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教的基本常识。说“智慧的产生与禅定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足以证明,说这种话的人是十足的法盲外道。世间智慧是分别思维,在散乱心中也可以获得,但超世现观真智必须在九止心的定中才能显现。故圣地真智分定中智和后得智两种,真智始终与定心相伴,出定后的智慧混杂散乱心,称为有漏智慧。

140.菩萨成佛前必须完成的三件大事指什么?
三件大事是:
(1)福慧双修功德圆满;
(2)度脱的对象因缘成熟(成佛是为了度众,成佛就意味着第二次入世来度众);
(3)弘法国土的条件具备。
不具备第一条不能证得无上圆满正觉,不具备第二条就没有度脱的对象,不具备第三条就不能弘法。

141.为什么佛说了一生的法,反而说从未说法呢?
因为真法无可说,无法说,说不了。因此说“佛未说过任何法”。
佛说的法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本性、规律,叫作法性的东西。人心的本质是无法说清楚的,只能通过一定的修持让自己去发现,是说不清,说了也是没有用的东西,所以只能说“佛未说过任何法”,这也是从理谛的角度上来解释。
从事谛上来说,佛说八万四千法,说了45年的法,过去的无数佛说过法,到释迦牟尼继续说这些法,未来的佛还要说这些法。
所以要分清二谛,如果一概否定佛说法,是不正确的。

142.二十二种发心的寓意是什么?
与向往相应的发心是诸善生长之源,因而比作“大地”;
与意志相应的发心,永不蜕变,故喻为“黄金”;
与增上心相应的发心比作“新月”,表示逐步圆满。
以上三种发心属于资粮道。
与加行相应的发心比作“火”,喻义为能烧毁见性障蔽,此发心属于加行道。
与施舍度相应的发心,能满足众生的需求,故比作“宝藏”;
与戒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宝贵的功德,故比作“宝石矿”;
与忍度相应的发心,能抑止烦躁,变得宽宏大量,故比作“大海”;
与精进度相应的发心,能坚忍不拔地进取向上,故比作“金刚”;
与定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心住一境,不受散乱之风的动摇,故比作“大山”;
与智度相应的发心能医治烦恼、知识障蔽症,故比作“妙药”;
与方便度相应的发心能产生应机利众的方便法,故比作“良师”;
与愿度相应的发心能使利众之愿如愿以偿,故比作“如意宝”;
与力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救度对象受益成熟,故比作照射万物成长的“阳光”;
与慧度相应的发心能使慧心圆满,以美妙动人的法音启迪众生的心扉,故比作“音乐”。
以上十种发心属于一至十地。
与神通相应的发心能发挥更大的利众作用,故比作掌握大权的“帝王”;
与福慧圆满相应的发心具备无量功德,故比作“宝库”;
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能使人直达佛地,故比作“阳光大道”;
与悲智相应的发心能使人不堕世俗和寂灭二边,顺达佛地,故比作“车船”;
与记忆力和辩才殊胜相应的发心能使人广记善法,辩说无碍,故比作“喷泉”。
以上五种发心属于十地的殊胜道。
与说法盛会相应的发心能使众生享用法乐,故比作“奏乐”;
得一行道,以无为悲智力行利众诸事,如滚滚不息的河流,故比作“江河”;
与法身相应的发心能使其身居三界之外,居高临下,化现无数应身,与世长存,度众不息,因此比作“云”。
最后这三种发心属于佛地。当然佛地发心是无意识的无为发心,是学道阶段的愿力和菩提心行的惯性作用。

143.菩萨发心有几种类型?
菩萨发心有三种类型:
一是“国王式”的发心,就是自己先争取觉悟,自己有了度众的智慧德能后就像国王治理民众似的施恩于大众;
二是“船夫式”的发心,就是争取自己和众生同舟共济,自己掌舵,自己和众生同时渡过苦海;
三是“牧人式”的发心,就是像牧人赶羊出圈似的,先让众生走出苦难牢笼,自己最后走。
无论哪种类型的发心都把自己的成佛理想和众生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把利众当作最终目的,自己成佛仅仅是一种利众的手段。

144.为什么有人说钝根反而成就可能快呢?
虽然知识理论的正确性、合理性需要分辨,但前人验证过的知识,对使用知识的人来说,不必要,也不可能样样都要自己来重新验证。如果那样做,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再者,修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理性分辨能力和增益智慧的手段。
在一般情况下所学的法,有“经”“续”和著名佛法大师的“疏论”根据,传法人的学问、德性被证明是可以信赖的,具有讲授和实修的可靠传承者,就可以相信。
因此钝根人如果得到良师益友,得到公认的正法,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修持,反而比那些半信半疑、思想污染较深的有学问的人,更有获得好成就的希望。
因为一般的利根学人,因其见闻广,大脑就像一个杂货商店,三教九流的货色样样都有,思想意识的白纸上涂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颜色。这种人如果没有特殊的因缘和慧眼,在思想意识里很难形成纯洁的、色调鲜明的信仰画面。
这就是信仰坚定专一的钝根人有时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利根学人反而出成就快的原因所在。

145.佛教必学论典都有哪些?
要想掌握打开佛法深奥义理宝库的钥匙,必须学习思辨推理知识《摄类辩论学》和《因明释量论》。
要想掌握佛法的基础知识宝藏,必须学习无著写的《阿毗达摩摄论》和世亲写的《俱舍论》。
要想掌握般若波罗蜜多的殊胜义理,必须掌握弥勒的《现观庄严论》和宗喀巴大师的《善说金珠串论》。
要想掌握最高智慧性空妙义,必须学龙树的《中道根本智慧论》(中论)和月称的《入中论》及宗喀巴大师对上述二论的解释——《根本智慧大疏》和《入中论大疏》。
要想掌握佛徒四众戒律的综合知识,必须学功德光的《佛律原理》及其疏论。
要想掌握显宗修持法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必须学习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
要想学习密法,必须学习宗喀巴大师的《密宗道次第广论》。
要想全面掌握三乘教义和显密教理,成为名副其实的佛学家,必须精通以上基础理论。
一般人如果没有学习以上诸论的条件,却想走正道,掌握纯真无瑕的佛教知识的话,必须要读《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
如果没有这样的理论知识基础,想正确理解佛法的殊胜妙理,并思想皈依、发心、修善修慧、步入正道,最终实现利众利己的崇高理想,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146.为什么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
在弥勒《宝性论》中说有三个原因:
(1)佛从众生中出(佛是众生修成的)。
(2)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众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质上都是缘起性空(佛性本空),没有什么两样。
(3)众生的心性本质光明清净,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有消除无明、明见真理的可能性。

147.佛教中“缘起”的特征和内涵是什么?
“缘起”一词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含义。“缘起”的一般含义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只适合于有为法,不适合于无为法;只限于事物的因果关系,不适用于非因果关系的事物。这种缘起又分内外两种。
“外缘起”指有为法的一般因果关系,如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自然科学所掌握的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
“内缘起”指的是有情生命的生灭、流转的因果关系。
“外缘起”是通过世俗分别智和直觉经验可以认识到的因果规律,而“内缘起”是佛地的现观直觉智和逻辑思辨所达到的认识对象,事涉隔世,世俗经验很难证明。“缘起”是一切事物的普遍规律。
“缘起”一词,除了上述一般性含义外,还有一个只有中观论使用的特殊的哲学含义。在宗喀巴大师的《中论大疏理海论》中对“缘起”义解释有相连、相依、相对三种含义。大小乘通用的缘起概念只有“因果相连”之义,没有相依、相对之义。而中观论使用的“缘起”一词,远远超出了因果相连之义,包括了并非因果关系的事物相互之间的相依、相对关系。
如事物的整体和部分,名称和事物,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快和慢,常和无常,有和非有,生和灭,来和去,上和下,左和右,东和西,美和丑,善和恶等等,都是相依和相对的存在。
因果关系只适用于有限的范围,从因果相连意义的角度讲,只能说果的存在依赖于因的存在,但不能说因的存在依赖于果的存在。如果因的存在要依赖于果的存在的话,那么,在未生果之前,其因也应该不存在。但这与事实相背,因果有时间的先后,因在先,果在后,有因之时无果,有果之时,因已成过去的不存在了。同一事物和事件的因果,不能同时存在,故因依赖于果的观点是说不通的。
但从相依、相对的角度上说,果不但依于因,而且因也依于果。因为果是因的相对存在,因也是果的相对存在。因为无因不能称作果,无果也不能称其为因。
比如“母亲”与“子女”相对,若无子女,怎么会称“母亲”?一个妇女,对其父母是“女儿”,对其丈夫是“妻子”,对其子女是“母亲”,若离开她的相对条件,她便不具备上述三种性质中的任何一种性质,这便是相对存在之义。
这种事物存在的相对意义,不但外道不理解,就连教内中观以下的唯识、经部、有部均不能理解。

148.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所谓“假名安立”,就是指“名相性存在”,并非“只有空名称”。
“名相”主要指思维语言的“名相”——即思维观念。“名相性存在”就是指“观念性存在”。这观念性存在,并不像唯识家那样否定一切外境客观存在,只是说对事物的有无和现象的确定离不开观念。当然这种“观念”,并不是指某一个人的个体的观念,而是指人类的观念。如果是个体的观念的话,这个个体的消失,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毁灭。但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中观家并不主张纯观念性存在。

149.有人说,《菩提道次第广论》是密法论典,禅宗和净土宗的人没必要学,这话对吗?
信徒有民族、种族、语言文字的不同,三藏的教义并没有什么印度、西藏、内地的差别。
太虚大师在《宗喀巴大师偈赞》中写道:“此土禅净,今亦沦荒,扶戒研理,救之不遑,唯师与我,志趣相当,千年万里,不隔毫芒。”只有太虚大师这样精通佛理的人,才能清楚认识宗喀巴大师其人及其著作的价值。很多的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所致。
我们追求的是遍知,是一切种智。只知道一个宗派的一个教典是不行的,我们应全面掌握三藏经论各教派的教义,即使不修,起码作为一种知识来了解,也可免去谤法之罪。在佛教里,谤法是最严重的罪孽。

150.有人说,修禅和净土什么也不用学,就可以开悟、往生甚至成佛,这话对吗?
如果可以这么简单走捷径的话,佛就不需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了。佛当时为何要说那么多经典?仅凭想象,连一个世间的海都渡不过去,能渡过生死之海吗?你可以试一试,站在长江岸边发个愿,能不能到达江对岸?佛教是实实在在的极为科学的东西,每一步都是实事求是的,不是一种虚无缥缈。
有的人还没有在横隔两岸的人海中深入一步,就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苦海,毫无自知之明地宣称:“啊!我已经到达彼岸!”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怜!有些学禅的人说不需要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像船,在到达彼岸后你可以扔掉它,但是在没有过河之前,就把这个船烧掉或砸掉,这是种聪明的抉择吗?看起来似乎很英雄,实际上很愚蠢,没有了船如何过河?开悟之前,甚至在成佛之前都要学习经典,十地菩萨还要灌顶传法,最后才能进入佛地。
佛陀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一部“航海技术原理”,一张“航海图”,一个“指南针”,这就是全部佛法。我们要渡生死之海,就要依靠佛法这条可靠的“船”,根据“航海的技术操作规程”,按照选定的路线前进,然后才能到达彼岸。

151.如何看待佛教中的净土思想?
净土是与这个苦聚尘世相对的没有烦恼的清净佛国世界。佛经中谈到的佛国净土很多,其中常见的如阿弥陀佛的佛国西方极乐世界,药师佛国琉璃光世界,文殊佛国遍现观世界,无烦恼佛国欢喜世界,弥勒佛国喜足天等等。
往生净土,虽非解脱,不是终极目标,但具有无比殊胜的闻法、消业、解脱的条件,因此是人天之中殊胜的一种善果。修净土的人,无论是往生哪个净土,都比一般的天殊胜,因为净土没有继续造业的环境条件,不会下堕,可以直接上升。所以,很多修行人都选择了这个道路,包括修密法的人也是这样,如果即生不能成佛,最后一招就是往生净土或者往生空行国,通过这个阶梯继续上升。

152.佛陀的应化身有几种?
应化是化现或变化的身相,是报身所化现的种种身相,有三类或四类两种分法。现按四类分法来做介绍:
一是净土胜应身:如阿弥陀佛、药师佛之类。属相续不断常住身,永远在佛国净土。
二是尘世应身:示现出世、说法、生死涅槃等相。如释迦牟尼示现成佛,从生到涅槃,汉地说是“八相成佛”,藏传佛教说是“十二相成佛”。这是所依据的经典不同,藏传佛教是依据《大乘庄严经论》的观点。
三是技艺化身:化现琴师、画师以及各种能工巧匠,以技艺度化众生。众生的需要就是佛的需要,为众生衣食住行提供方便,对社会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各类工匠等,很多都是佛的化身。
大家可能看过释迦牟尼度化琴师的故事:有一个弹琴技艺非常高超的人,他有许多追随者,因而非常骄傲,根本不信佛。佛就化现成琴师去和他比赛,弹琴的技艺两人不相上下,不分胜负。佛问:“你会弹无弦琴吗?”然后就把琴弦完全去掉,空弹出各种各样的美妙琴声。琴师看着都惊呆了,他马上对佛佩服得五体投地,带着他的弟子们诚心皈依了佛陀。
四是不定化身:为利乐众生,化现人类和非人类种种形象,千姿百态,不拘一格。

153.有人说,佛教说“法无定法”、“法门无量”,所以没有固定的体系,这话对吗?
有些人以“法无定法”和“法门无量”为借口,随心所欲地解释佛教,甚至把佛教的修行证道行为变成和外道迷信没有多大区别的随意性选择,这是对佛教理性原则的破坏。
“法”在佛经里面有十种含义。“法无定法”的“法”指的是万物;“法门无量”是说众生无量,心态各异,引入善道的智慧方便也与众生心态相应之义。在未入道之前用种种智慧方便引入正道,入道之后则按统一的轨道修行证果,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所谓“方便”并非就是无原则的方便,其原则就是趋于解脱成佛之道。解脱成佛是佛法的统一轨道,如果离开这个原则就不成其为佛法了。这统一轨道就有一种在严格的逻辑规律控制下,与目标体系紧密相连的修道体系,以及总结概括修道规律、对修行人起到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
整个佛法就像无数零部件组成的一台精密的机器,制作这部机器的原理分散在经、论、律、续等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中。其中大部分经典都是阐明解脱大机器上的某一个部件或者零件。如果说“除了这一部经,其余什么也不要”,那就等于说拿了一个汽车零件就可以当汽车用,这是非常可笑的。
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略论》将三乘佛教八万四千法概括为三士道,并将三士道纳入到菩提道的统一轨道,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修的三个步骤,在般若理论结合修道实践方面提供了一个一法涵盖万法的全面系统的修道方案。
人天果是大、小乘共道;从人天果步入到中士道后,小乘与大乘在此分道扬镳,小乘人只求个人解脱,将此作为终极目标;而大乘佛教在修出世心后,推己及人,发为利众生而成佛的菩提心,步入上士道。
掌握佛教总体理论框架,在学修方面可以避免盲目性,避免走弯路、错路。

154.人身有什么珍贵价值?
(1)成佛离不开现世的人身,转世人身是现阶段修行的主要目标,通过现世的人身可以修积继续转生人身的因缘。
(2)现世的人身有能力修积超世解脱和成佛的因缘,利用人身特有的精气脉条件,可以修即身成佛的无上密道。
(3)人若能自觉,现有人身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有益的作用。如果利用能修善的这一面,每时每刻都能起到修的作用。
修行并不只是去寺庙或者诵经、念佛号,入佛门后的一言一行、每一件事情乃至每一个念头无不是在修行。修行就是全面地修,处处都是修行的环境,将佛法理念贯穿生活始终。对一个觉悟者来说,见到的、听到的都是佛法,观花开花落,就知无常与苦,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教材。
在认识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产生一种紧迫感,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年华,使现有的短暂人生发挥积极作用,做一点有益的事,是认识人生价值的目的。

155.为什么说人身难得?认识到这点有什么利益?
(1)修造转世人身的因缘有三难:转人身的先前因缘是持善戒,财富的先前因缘是施舍,身体健美的先前因缘是忍让等美德。这类美德一是难修,二是难以一贯坚持,三是难以做得圆满成熟。
(2)转生具备继续修学条件的具缘人身,比转生普通人身所需先前因缘更多、修造难度更大。从世人的德性和行为衡量,别说具缘人身,就连转普通人身的可能性都是极小的。
(3)在充分认识具缘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要珍惜自己的难得人身,树立如下三个观念,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①人身是如意宝,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人不能贪图享受,浪费生命,也不能摧残自己的身心。自杀一类的行为更是佛教所不允许,我们要利用这个身体来修法、行善,把它当作如意宝一样爱惜。如果修长寿法,发心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修佛。
②此身具备千载难逢的超越契机,决不能轻易放过。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两者都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世上能得闻正法的人极少,我们确实是拥有千载难逢的契机,应该珍惜。
③人身如落水者侥幸获得的救生圈,须牢牢把握。如同在船不幸破漏后掉入海中的情况下,却又侥幸获得一个救生圈,要紧紧抓住,不然的话,一松手就会沉入海底丧命。如果这个难得的人身不能有所作为,就如同从宝岛上空手返航。

156.为什么要思考无常?有什么利益?
(1)俗话说:“纵有金山银山,临终也带不走一文。”想到人终究要死,死后身外之物一切皆失,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
(2)过去有老修行说:“今晚临睡脱了鞋,不知明早能否穿。”或说“这口气咽下去,也不知能否再有下口气吐出”,生命就是如此危脆,死亡会随时来临,种种天灾人祸,水火盗贼、王难战乱、车祸病魔等等,一口气不来就完了。意识到死无常,就不会今天推明天,明天又推后天,或指望退休后再修。有没有明天、有没有退休还很难说呢。怎么面对死亡?身后又怎么办?这就要赶紧计划,做好安排。
(3)觉悟到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走向死亡,每过一日寿命就减少一日、死亡就向自己逼近一日,就会提醒自己放弃对虚幻事物的迷恋,将宝贵光阴用来求取人生真价值。

157.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
(1)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
(2)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作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有诗云:“人无百年寿,常作千年计。”这确实是非常愚蠢、非常可怜的。因为贪心不足,还会做出许多不道德的坏事。
(3)对死亡平时无思想准备,死亡突然来临时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不知所措。
总之,后世至永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158.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159.佛教的“业”有什么特征?
业报有决定性、增殖性、无错乱性、不坏性等四个特点:
(1)决定性。是同类因感同类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行善得善报,行恶得恶报。
(2)增殖性。如一粒树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无数树种,一粒麦种可以增殖为万斤小麦,同样,善恶业的增殖也和植物的增殖相同,如果没有遏止因素,就会无限增殖。如一个善念可以种下参天的菩提树种,一粒嗔恨的火种可以烧毁一片幸福的丛林。
业的增长是由造业的性质、思想动机、造业对象的身份、造业者的身份、造业次数、造业对象的数量等因素决定的。
善业的特殊增殖规律:在时间上,在灾难厚重的末法时代所行之善,比太平盛世所行之善增殖力强;浊世所行之善,比佛国净土所行之善增殖力强;有无我智慧观照的善行,比没有无我智慧观照的善行增殖力强;有菩提心的众生所行之善,比无菩提心的众生所行的善增殖力强亿万倍;有回向性的善行比无回向性的善行增殖力强;修无上密的善行比修一般佛法的善行增殖力强等等。
(3)无错乱性。造何种业就遭何种报应,造恶不会感善报,行善也不会遭恶报。有时造恶行善得不到相应的报应,甚至得到相反的报应,那只是一时的表面现象,肯定有其他原因。如狠毒的人一时能获得很多的金钱,终究难免法律的制裁;恶人一时得逞,终究身败名裂;善人虽贫困潦倒,却能留下一身清白。有时种花不成会生出未种的杂草,花草各有因缘,岂能混为一谈?
(4)不坏性。任何种子的生长,不但要有无病的种子(内因),还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外缘)。如果没有生长的诸缘,粮食种子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而不会坏死。善恶业也同样,有的现世受报、有的隔一世报、有的相隔多世而报。

160.什么是“二谛”?
“谛”就是真实、真理的意思。二谛是指世俗谛和胜义谛。世俗谛也称假谛、事谛、名相谛;胜义谛又叫真谛、理谛、实谛、第一义谛。
简单说来,胜义谛即圣智观察所得的对象。所谓“圣智”就是开悟见道以上的圣人的见解,他的智慧所证得的境界。“实谛”的“实”不是指物质的实有,而是指真实。如“实相般若”的“实相”便是指真实情况,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实有。
世俗谛是以世俗智慧为标准建立的世间学问,也就是世人眼中的真实情况或科学认为的真实的存在。比如说我看到一个人,大家也都能看到这个人,这就不是一种幻觉,而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这样的真实存在就叫作世间真谛。
中观应成派的二谛简单定义就是:
以观察名相的智见所得而对其名相观察对象构成有效的名相观察者为世俗谛。
以终极理性观察智见所得对其终极理性的观察对象构成有效的终极理性的观察者为胜义谛。

161.学习、掌握二谛有什么重要性?
首先,若不懂得二谛义,就不懂得佛经的真实义。
佛的所有经典都是二谛义,你要理解的话,必须要考虑佛说的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不能混搅在一起,必须要加以分辨。说空的时候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说的,说有的时候是从世俗谛的角度说的,把这两个角度分清以后才能读懂佛经的内容。
其次,胜义谛是在世俗谛的基础上建立的,不了解世俗谛就无法了解胜义谛。
名相建立于世俗谛,从小乘佛教开始的五蕴身、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所有的名相都是在世俗谛的角度上建立的。它没有从本质上来讲这些东西,仅仅讲了存在。那么什么是世俗谛?《中观论》中讲:因为世俗的人都有无明的遮盖,就像眼睛蒙上一层纱,或者戴上了有色眼镜,看东西的时候就变色了、变相了,就像我们从哈哈镜中看到的那样。这是无明的结果,所以世俗谛又叫覆盖义,也就是说真实的情况被掩盖起来了,我们看不清楚,只是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它的实质性。
那么,第一义建立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世俗谛。世俗谛是胜义谛的基础,“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为什么呢?我们说瓶子性空的时候,是知道瓶子存在以后,也就是世俗谛建立了以后,第二步才能辨别说它是空还是有。也就是说,我说“空”的时候,是以“有”为前提;没有“有”这个前提,空不空都无所谓,没有什么意思。首先是有,然后才说是本质上的有还是现象上的有,作一个分别。就像到商店买东西,我们需掌握分辨真假的知识,不然的话,市场上假货很多,我们就可能买到假货。世俗谛就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一模一样,但它本质上是假的。
所以,这个世俗谛首先要建立起来,然后在世俗谛的前提下,才去分辨它的本质是什么。二谛是不可分割的辨证的统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世俗谛,空是它的自性空,色、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162.在对世俗谛的看法上,自续中观和应成中观有什么差别?
自续中观认为在正常的官识中所呈现的事相是真实的存在,不依赖正常官识的客观真实是虚构的实执、法执。它们承认名相事物在世俗谛中有自相,是真实存在。“自相”归根结底是一种实性,即真实性。如魔术师变魔术时,把一块木头或石头变成牛、马等,牛、马是假的,但它变换的基础——木头或石头是存在的,这就叫作自相,是一种真实存在。因此,应承派认为自续派堕入了“有”的窠臼。
唯识是境空识有;自续中观是有自相;毗婆沙和经派是一切都有。所以,自应承中观以下总的称为有派,不是空派,没有空或者说空得不彻底。
应承中观在名相中也不承认具有物自性和实性。名相只是缘起现象的假名、代号,这不仅指说出来的语言名称,而且也包括脑子里想象出来的概念、表象、观念等。如我们嘴里说出“车”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想出来的车、关于车的观念。如不懂语言的聋哑人和动物,他们知道水解渴、食物解饿的作用,尽管不是我们正常人的观念,但也是有一种实物的观念。但名相中的自性,经分析也不存在。
比如用马车来做比喻进行分析:车轮是车吗?不是。车身是车吗?不是。那么车轴是车吗?也不是。车的各部分合起来才是车。车是缘起的存在,分析开来就不存在。把不是车的车身各部分一件一件拆开、去掉,最后剩下的还是车吗?什么也没有了。那么车的自相是什么?它只是一个缘起的东西,并没有一个实相的存在。

163.二谛间是什么关系?
胜义谛和世俗谛之间的关系是同体异相的关系。
胜义、世俗二谛若非“同体”,就会产生四过:(“过”即逻辑上的过失,逻辑上没办法解释。)
(1)若非同体,见瓶的空性,无法破除对瓶的自性的实执。
(2)若非同体,瓶的空性,不会成为瓶的法性。
(3)若非同体,瓶不会成为瓶自性的破除对象。
(4)若非同体,在圣者的智境中,瓶和瓶的性空不会同时显现。
若胜义、世俗二谛同相,也犯四过:
(1)若是同相,见实相的世俗智,应该同时见到空性。
(2)若是同相,世俗实相产生烦恼,胜义也应产生烦恼。
(3)若是同相,见世俗实相就应见空相,何必修见性智慧。
(4)若是同相,胜义也应和世俗谛一样,有形有色。
所以,二谛是同一体中的两种并行不悖的性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辩证的统一。每一种事物都是辩证的统一,既是性空又是相有。在无自性这一点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所以叫“法性平等”,所有事物的法性就是空性。

164.佛教的“缘起”有几层含义?
缘起共有三种:
(1)有为法的因缘。比如说种庄稼,种子是因,土地、水、肥料、温度是缘,因缘相合才能发芽生长。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它的因、缘,因是种子、主要条件、内因;缘是外在条件、外因。
(2)名实因缘。比如把一个木头做的东西叫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就存在了;如果没有名称的时候,桌子的观念是不存在的。小孩子起初看到桌子的时候,并不是看不到桌子的形象——“实”,而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名”;大人教他说“这叫桌子”,从此,他的思想上就有了“桌子”的概念、观念,建立起了桌子的名、实因缘。
(3)相对缘起。应承派的缘起观最主要的是指相对缘起。有英译汉的资料将藏传佛教《中观论》叫作“相对论”,这个名称非常恰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好坏、有无、大小、是非、长短、东西等,都离不开相对的一面,都是相对缘起。
五世DL喇嘛时,宗喀巴学派里有个很著名的西藏学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存在就是缘起。”马上有人辩驳:“虚空也是一种存在,虚空怎么是缘起呢?”对辩答:“虚空与有是相对的存在。”现在研究虚空也不是绝对的虚空,虚空里还有许多存在,都是相对的存在,存在就是缘起。

165.为什么把如来藏称为“佛心”(佛性)?
弥勒《佛心续》(称“上续经”)对佛心的论述十分详尽,其中说,称为佛心的理由有四点:
(1)佛从其中产生。
(2)佛与众生法性不二。
(3)众生心中有可变的基因。不可变是自性,可变即是没有自性的。这种可变正是可贵之处,可以改善、进化、超越,如果不可变就没有希望了,都是白费工夫。
(4)众生心中有常住的觉悟性。

166.如来藏佛心是受染还是清净的?
本质是清净的,但目前是受染的,所以说众生有如来藏佛心不代表就是佛。弥勒以九种比喻说明了现行受染心:
(1)被莲花包着的人们看不见的佛像。
(2)蜜蜂腹中藏的蜜汁。
(3)被糠皮包裹着的精米。
(4)掉在粪坑里的金块。
(5)藏在地底下的宝藏。宝藏没有开发出来以前,地上的众生仍然受穷,什么也没有,一旦发现地底下有宝藏,开发出来的时候,马上就会变成富翁。
(6)可成大树的小小的树种。一粒小小的种子,如果埋在地里可以变成大树。
(7)破衣裹着的佛像。没有显现,不被人重视。
(8)贫妇腹中的转轮王。很穷的妇人怀着转轮王胎,一旦转轮王生出来,马上变为转轮王的母亲,成为显贵。
(9)泥模中的金佛。泥模子没有打开,只是泥块,打开泥模子,金光灿烂的佛像就会出现。
这九喻比喻人身上的如来藏——佛性。修行犹如剥去莲瓣取佛、如杀蜂取蜜、如剥糠取米、如粪坑取金、如开发地下宝藏、如育种成材、如去衣得像、如贫妇生转轮王变得大富大贵、如打碎泥模显现金佛。

167.为什么说直接读原经典容易误解经义?
佛教经典的精神实质不好理解的最根本的原因有两个:
(1)佛经原典是未经整理的原始资料,不像现代的教科书那样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因为佛是应机说法,大部分经典是问答体,弟子们问什么,佛便说什么,随机应变,各得其所。
佛典种类繁多,卷册如山,作好原始资料的研究整理工作,谈何容易。所以学佛法的人往往就偏在“一经一典”了,拿上一部经典说这就是佛法,却不知道别的经典是怎么讲的。
(2)佛法经典从内容和文辞上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差别。
“了义”从内容上讲,是指常规定理,不变原则;从文辞上讲,是指词面词里意思一致的经文。“不了义”从内容上讲,是指权宜之法,应变之说;从文辞上讲,是指词面词里意不相符,隐含别意,不能照字面意思理解的经文。
所以说,现在有些人说学佛还是要学原来的经典,虽然这是对的,但可能很片面,你不可能掌握佛的全部经典,你只能掌握一经一典,但凭片言只语给佛的思想下结论,往往就会产生片面性。

168.“空有一体,空不毁有,有不碍空”是什么意思?
“空”不妨碍俗谛的“有”,“有”是必须作为承认的前提的,只不过看成是假的、暂时的联系。有也不是本质上的有,是缘起的有,临时的有,各种组合条件的有,没有自性的有,所以说“有不碍空”。“有”是事物的现象,“空”是事物的本质,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
从众缘和合的现象上看是“有”;从不依赖因缘,脱离周围事物关系的单一、独立和一成不变的自性上求却不可得,便是“空”。“有”是体,“空”是性,互不影响,互不妨碍。
认识到“有”而认识不到“空”是堕入常边;认识到“空”而认识不到“有”是堕入断边。有空统一,认识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离空无色,离色无空,色空互为前提,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才是正确的。
从真谛的意义上是“空”,是否定概念,即无;从俗谛意义上是“有”,是肯定概念,是有。若不分真谛俗谛,笼统地说任何事物都是非空非有,这就讲不通了。
“非空非有”是非常矛盾的,非空非有中间没有第三者存在,不是空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空,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

169.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一般习惯上,“佛法”是指佛的教言和佛典佛书,语言、文字形式的,这类佛法只是一种理解真佛法的辅助手段。真正的佛法是指人的智慧觉悟和思想行为。当佛的教导变成了你的智慧、你的精神,变成你的思想行为时,佛法才对你起了作用,否则始终是两张皮。
因此这类权宜之法、文字般若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后,就可以拋弃,就像过江到彼岸后抛弃船筏一样。但有些人片面地理解“不应取法”和“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之语,以为佛法无用,轻视经教,在没有过河之前就想拋弃船筏,岂不可笑。破除对佛法的执著,并不否定佛法。理法和事法应分清,事法讲的是善恶、报应、品德修养应一一按佛法来执行。从理谛上来讲是放弃对以上的执著。从事谛来讲要立,从理谛来讲要破,这也是佛法最难理解的地方,也是常发生歧义的问题。

170.为什么把智慧称作“解脱门”和“佛母”呢?
因为众生堕落六道,吃苦受罪的最终根源是愚昧无知,这愚昧无知就像遮盖双眼的黑色障碍物一样,因此称作“无明”(漆黑、幽暗)。智慧就像灯光和阳光,用佛法的智慧之光消除无明愚痴,就是解脱,就是佛。获得智慧就如从沉睡中觉醒,故称“觉知”、“觉悟”。
人类的一切知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是智慧的成就,不管是衣食住行、工业、科学都是智慧的成果,一切苦难和罪恶都是愚昧的产物,如战争。只有智慧才能解决人生的难题,只有智慧才能改造世界,这就是佛家的观点。

171.佛教中认为“名”、“实”有什么关系?
名和实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名称和事物若有必然的联系,那么:
(1)没有名称就该没有事物,没有名称的概念,就该没有事物的概念,但事实恰恰相反,世界上有许多无名之物,幼儿和聋哑人的意识中没有名称的概念,却有事物的概念。
(2)一物名称应该只有一种,一物不应有多种名称(含义不同的名)。既然一物可以有多种名称,其物与名称就没有本质的联系。
(3)一名应该只代表一种事物,不应该有一名多物的现象,既然一名可指多种事物,其名称就没有确定的内容。例如“张秀兰”这个名字,全国有多少?学术上确定的名称也很难说。名称的随意性很大。

172.如何实践忍辱波罗蜜?
概说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把侮辱、伤害自己的人看成是自己隔世的父母、亲人,为他们的愚昧无知和五毒所困扰、所驱使的造罪行为产生谅解和怜悯,检查自己的缺点错误,责怪自己,把受辱看成是自己过错的报应;
二是把侮辱伤害看成无心无意的自然灾害,没有事件的制造者、责任者,就像水灾、火灾、刮风下雨的受害或无意的事故,不生气,不追究责任;
三是把侮辱伤害之类的事情看成是别人提供给自己修忍辱波罗的良好条件,若不发生这类受辱受害之事,如何修炼忍德?
因此不但不能生气、计较、记仇,反而应该感激对方——这也是烦恼化菩提的一个事例。

173.藏传佛教如何修习忏悔法?
在汉传佛教中,主要修学拜忏等,在藏传佛教中,主要靠四力修忏悔。四力是:所依力、弃舍力、离恶力、对治力。
所依力是进行皈依和发菩提心,舍弃力是对所犯罪过,进行悔过,离恶力是发誓不再重犯,坚定戒心,对治力是如放生等行善行为,也包括诵佛号咒语等。四力是忏悔消业的最胜法门,依止其中一力也能消业,四力俱全更不用说了。有人说四力不全,消不了业,也是不对的。四力中特别是认识过错,进行悔改是非常重要的。

174.佛陀宣说四谛教法,为什么先说苦谛呢?
因为如果不认识流转世间是苦,就不会萌生解脱的意愿;如无解脱的意愿,就不会修解脱之道,若不修解脱之道,就不可能得到解脱。
由于这个原因,佛说认识苦谛,这句话的意义非常重大。佛陀说四谛时,先说苦谛,也意在此。

175.佛教修持要断烦恼,究竟何种心态算作烦恼?
烦恼是指内心中的负面心态,在经论中有很多种分法,如六烦恼、根本烦恼、随烦恼、见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等等。下面主要分十类加以说明:
(1)贪心是贪恋所爱。
(2)嗔恨心是恨其所不爱。
(3)傲慢是高傲自满。
(4)无明是不明因缘事理。
(5)疑心是怀疑生命转世的真实性之类。
(6)坏聚见是将自己的五蕴身视为我与我属。“坏聚”的“坏”指易坏无常性,“聚”指五蕴聚集身。将这五蕴聚集无常物视为常一自在的我称坏聚见。
(7)边执见,“边”指常断二边,见指执见也。
(8)见取见,是将坏聚见、边见、邪见视为正见,视其具此三见蕴身为高贵身之不正见也。有些外道将自己的身体视为净化解脱的主体,故称“高贵身见”。
(9)戒取见,是有些外道将其禁戒和苦行等视为解脱之道,将修其戒禁者视为高尚德行的不正见也。
(10)邪见,是不相信轮回转世,相信上帝、自在天等创世说的邪见也。

176.如何理解菩提道次第中的三士道?
三士道的“三士”,指的是三个层次、三种心量、三种目标。三士道的三个层次是修佛道必经的三个阶段。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第一层,就不会有第二、第三层……直至最高层。这种菩提道的循序渐进,只有速度快慢之分,没有省略中间环节的顿悟之法。
下士道主修人天福报,这是下士心量的众生的修行目标,也是中、上二士的修道基础。中士道修解脱心,解脱法是处于中士层次的小乘心量的众生的修行目标。对上士道来说,在这个阶段只修出离心,不修中士解脱法。上士心量的修行人,虽然能从智慧的角度认识到世间过患,因而对世间的福乐不生贪恋,但从慈悲的角度不忍离世而放弃利众事业,这和小乘的厌世思想有本质上的区别,从这里足以看出大乘佛教积极入世的思想。
三士道各自的解脱目标不同:下士道求三恶道的解脱;中士道求轮回的解脱;上士道求所知障的解脱。
下士道修法的重点是皈依三宝,重视业报,修十善;中士道的修法重点是观世间过患,修出离心;上士道重点是修行愿菩提心,生发无我真智。
三士道各自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下士道改变世俗的短浅眼光,放眼后世;中士道改变留恋苦世的思想,追求出离轮回;上士道破除自私自利的贪心,树立利乐众生的思想。
返回列表